阿嬌從年少無知的時候嫁給為膠東王的劉徹,並肩攜手,從太子妃到皇後,風風雨雨。
漢武帝許諾的金屋藏嬌,他做到了。
可不過十一年時光,當劉徹羽翼漸豐,無子的陳阿嬌就以“惑於巫祝”罪名廢黜,退居長門宮。
也曾做長門賦,並不能挽回負心人。
父母的離世,無疑是壓垮陳阿嬌最後的一根稻草。
在父母相繼過世後,陳阿嬌也寡歡而逝。
陳阿嬌波瀾壯闊的一生,撐得起四十集的電視劇。
其中,甄珠的戲份就占了一大半。
甘寧當年憑借武後傳奇打來的局麵,走上人生巔峰。
甄珠基本上要走的,就是甘寧的路子--演一個女人波瀾壯闊的一生。
化妝師還是白飛,甄珠對他有信心。
搭檔是甘寧,甄珠也有信心。
小演員還在熟悉劇本,甄珠飾演的阿嬌,和甘寧飾演的館陶長公主已經準備就緒了。
一開工,就是她倆的對手戲。
景帝的薄皇後無出。由於沒有嫡子,景帝最初遵照‘立長’的傳統立自己的庶長子劉榮為太子。
劉嫖希望自己的女兒陳阿嬌能成為漢朝皇後,就想把女兒許給太子劉榮。
不料遭劉榮生母栗姬無禮拒絕。
甘寧飾演的劉嫖怒氣衝衝回到家裏,和甄珠飾演的陳阿嬌飆起戲來。
母女倆你來我往演了半個小時,把劇情梗概分分鍾介紹得七七八八,看得人目瞪口呆。
甄珠的天真無邪,甘寧的老謀深算,兩人刻畫的入木三分。
才一開始,就給大家無形的壓力。
這種演技,他們跟不上,怎麼辦?
好在這群孩子什麼都不好,抗打擊能力還成,不至於崩潰。
選演員是個技術活,還考驗導演,投資方,製片人財力和人脈。
甘寧身邊的,都是老搭檔,從皇太後,太後,到身邊的大宮女,都是老戲搭子。
默契自然不用說,戲也配的好。
鏡頭切換到甄珠那頭,就開始卡殼了。
徐伯之不得不忽略掉那群孩子,單獨給甄珠特寫鏡頭。
看了這群孩子的表現,甘寧直搖頭。
好在,也沒有準備讓他們挑大梁。
麵對甘寧的眼神,新人大都心虛到不敢抬頭。
甄珠也很傷腦筋,她第一次意識到給自己弄一個班子有多重要。
甄珠也不是沒有準備。
她早早地約了嚴歡和吳怡。
隻是嚴歡手裏的戲還沒有殺青,雖然應下了衛子夫這個角色,但起碼還得一個月才能到組。
吳怡雖然早早地過來了,可她的武戲一等一,文戲卻還欠些火候。
小花小鮮肉們怵,吳怡又何嚐不是?
好在她應下的是甄珠身邊的姑姑,甄珠時常照應著。
甄珠好歹還會帶帶,甘寧可是不會將就,一個不好,就讓你練好了再重來,麵子裏子都沒有了。
除了甄珠和那些老演員,沒有一個沒有吃掛落。
一個沒有演好,隻能自己琢磨,或者私底下偷偷摸摸問問甄珠和太皇太後。
但很奇怪,這樣戰戰兢兢的給甘寧配戲,大家的演技居然都有提高。
就為了這,大家吃掛落也都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