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中國古代的曆史上是一個真命題。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這不是平凡的月份。在這月裏再次扛起漢族複興大業的楊堅,也是日後的隋文帝再接受自己外孫北周靜帝宇文闡禪讓成為了天下共主。
先不說隋朝的事,聊聊這個北魏靜帝,小宇文。這是個倒黴孩子,他爹,也就是周宣帝在鄴宮將皇位傳給宇文闡。
他爹,宇文贇即位後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大肆裝飾宮殿,且濫施刑罰,經常派親信監視大臣言行。並殺皇叔齊王宇文憲,北周國勢日漸衰落。
大象元年(579年)禪位於長子宇文衍,自稱天元皇帝,但仍掌控朝權。於全國大選美女,以充實後宮,大將軍陳山提的第八女陳月儀,儀同元晟的第二女元樂尚最受寵愛。由於縱欲過度,嬉遊無度,宇文贇的健康惡化。
次年病逝,時年二十二歲,諡號宣皇帝,葬於定陵。
怎麼說呢,按曆史上這是個昏君,徹徹底底的昏君。他傳兒子皇位時,他才二十歲,雖然還掌權但不理朝政,繼位的孩子才七歲。
曆史上有項橐,春秋時期莒國(今山東省日照市)的一位神童,雖然隻有七歲,孔夫子依然把他當作老師一般請教,後世尊項橐為聖公。但這隻是史上記載,今人不知。
繼續說這個倒黴孩子,在他九歲時,他的外公,也就是當時隋朝皇帝楊堅命人弄死了他。宇文闡終年九歲,諡號靜皇帝,葬於恭陵。
這時,回頭看看隋朝,楊堅隋朝開朝皇帝,除了這個好像沒有什麼榮耀了吧楊堅在位期間,軍事上攻滅陳國,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擊破突厥,被尊為“聖人可汗”;內政方麵,開創先進的選官製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
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戶,是中國農耕文明的輝煌時期。
楊堅廢除九品中正製,改為五省六曹製,後改稱五省六部製,是為唐代三省六部製之藍圖。
軍事上,楊堅改變府兵製初設時,兵農分離情況。
經濟上,鑒於五胡亂華以來南北分裂達二百七十年之久,民生困苦,國庫空虛。
故自開皇九年(589年)統一天下後,即以富國為首要目標。輕徭薄賦以解民困。在確保國家賦稅收入之同時,穩定民生。
開皇五年(585年)下令實行大索貌閱。並接納尚書左仆射高熲之建議,推行輸籍法,作全國性戶口調查,結果查獲沒有戶籍的百姓達165萬餘口,其中丁壯44.3萬人,以增加國家稅收,改善經濟,盡掃魏晉南北朝以來隱瞞戶籍之積弊。
楊堅遂於開皇三年(583年),盡罷諸郡,實行州縣二級製,使國家地方行政漸上軌道。楊堅安定政治,關隴集團的支持功不可沒。漢人如鄭譯、劉昉、高熲等名臣有助推動國策。楊堅亦因前朝酷刑甚多,影響民生,故命蘇威等人編纂《開皇律》,修訂刑律,訂立國家刑法,使人民有法可守,又減省刑罰,死刑隻設絞、斬二等,以示隋朝對民之寬大。
好了,不說了。我們看看隋的周邊環境吧。在隋的西部,北部主要以突厥為主,那是突厥分為東,西突厥。西南部吐骨渾(313―663),亦稱吐渾,中國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國名。本為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藏族人民稱之為阿柴。是西晉至唐朝時期位於祁連山脈和黃河上遊穀地的一個古代國家。
吐蕃是鮮卑族的南涼王朝禿發利鹿孤之後。禿發利鹿孤有二子,一名樊尼,一名傉檀。傉檀為西秦乞伏熾磐所滅;樊尼率殘部臣服於北涼沮渠蒙遜。北涼亡,樊尼率所部過積石山,西越黃河,成為諸羌部的首領。這麼還有待考據。
在隋朝的東北部是熱鬧起來了,室韋族,中國古代東北民族。後分為南室韋、北室韋、缽室韋、深末怛室韋、大室韋五部,各不相屬,風俗習慣稍異,均為突厥所役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