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答應。”
沒有任何的顧慮,也沒有任何的猶豫,我就那麼答應了下來。關於這個交易,我沒有什麼感言想要發表,不過,這個交易卻讓我想起了一件事。
記得還在2016年的時候,我以兼職作者的身份開始創作連載小說。因為有著不算匱乏的寫作經驗,因為有著不算枯燥的文思才學,我開始著手寫一部世界尚算恢宏的玄幻紀實小說。不知是巧還是不巧,那時候我剛好又收到一個新興小網站的簽約邀請,於是就簽了。
簽約之後,我的那部小說是靠點擊量來計算稿費的,準確而言,應該是“當日更新字數按點擊量分級計算”:點擊量10以下無稿費,點擊量10到20每千字1塊,點擊量20到50每千字2塊,點擊量50到100每千字3塊。
以我那部小說為例,每日更新2章總計6000字,因為我有23個賬號、還有經常跟站內的寫手互相點擊,所以每日都有3、40的點擊量。那樣的點擊量,那樣的稿費計算模式,直接導致我當時每個月的稿費是6*2*30=360元。
那樣的成績,即便是對小網站來說,都是差強人意的。然而,那時有不少跟我同在同個站內寫手的稿費隻有我的一半、甚至沒有。比較讓我唏噓的,是有3個全職寫手從簽約到完結每個月隻拿到540元的稿費。
全職,月入540元,怎麼養家糊口?諸多感想都化作簡簡單單的一個字:唉。
那時候,站內作者可謂是一片哀鴻。
後來幾經輾轉,我去到了上品文學網創作新的小說,因為每千字6塊的稿費,待遇較高,所以不知不覺就連載了6、7年。
說了以上那麼多,主要是為引出當時跟上品文學網簽約的一個細節。
在科技發達的年代裏,每個使用科技的環節都是可以賺錢的機會。網絡編輯作為維係兼職作者、職業寫手和讀者之間的重要橋梁,每為網站引進一部版權獨立的小說就可以得到200塊到600塊的酬勞。
有那酬勞的吸引鼓勵和推動,幾乎每個網站都有至少50位網絡編輯分布各類社交平台上。我之所以跟上品文學網結緣,就是因為我在廣泛投稿的時候被上品文學網的一位網編看中,將我那部作品移交給責任編輯審核。作品審核過了之後,才開始跟網絡編輯或者責任編輯商討簽約的細節。
所謂簽約的細節,其實主要就是每千字多少錢。當我和責任編輯討價還價的時候,我說“千字5塊太低了”,責任編輯說“6塊怎麼樣,兄弟”,我當即就說“好”。
如果說,我答應簽約是因為上品文學網向我做出了讓步,可能有點矯情。但如果說,我從那1塊之差裏麵看到了上品文學網對兼職作者和小說作品的誠意,應該是毋庸置疑的。
可能,就是因為隻要看到別人有誠意就答應簽約、答應交易、答應談判協定,我才不能成為最高級的談判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