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金山軟件的曆史開始書寫。
1935年,日本向佳木斯武裝移民。
1823年,反對西歐在西半球擴張的美國羅門主義出籠。
1700年,早已被庸碌的世人所忘記,隻有少數人還記得曾經有過或多或少的趣事或大事。
然而,這都沒關係,陳禮的故事發生在更加遙遠的年代,沒人記得,回想起來卻是那樣的真實。
在遙遠的國度,存在著一個叫馬蹬村的小小村莊,這個小小村莊倚著小河不知繁衍生息了多少個年月。至於為何要叫做馬蹬村,據說是在更遙遠的時候曾經有一匹聖馬途經此地,兩蹄高蹬仰天嘶叫,響徹蒼穹。當地的巫師大感詫異,於是給村長提議將那村莊命名為馬蹬村,同時在村中心雕塑一座高高屹立馬蹬嘶鳴的石像。
經過多年風霜雨雪的洗禮,馬蹬村更換了不知多少代村長,那座右普通大山石頭雕塑而成的石像卻沒有一絲脫落的痕跡,那馳騁大地的豪情氣概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頑童與莽漢。
有年長的巫師告誡,若想在這個野獸縱橫的時代長存,就要好好供奉這個守護神。村民們不知道失去守護神會是怎麼樣的世界,但知道要遵照巫師的告誡去做,於是平時每每經過都會俯首致敬。
馬蹬村四周都是沙丘平地,沒有什麼凶猛猛野獸出沒,再加上村莊附近有條被稱作綠水的河溪流過,襯得那片平靜溫馨的天地頗有些靜謐。
但凡蠻獸縱橫的年代,人類都是弱勢群體,可以想象馬蹬村的人口不多,也就說不上民風如何。但在那麼個洶湧時代裏邊,不團結就是死路一條。那時候的人們,還沒有達到富足的程度。人餓,野獸也餓,為了吃為了活,人和野獸都會拚命。且不說生老病死,要是有個小小野獸出現在馬蹬村,就會出現人吃野獸或者野獸吃人的景象。
於是,在彪悍與純樸交雜的年月,陳禮開始了屬於他自己的傳奇故事。
說到陳禮,可謂褒貶不一,其傳奇般的人生就像是一部說不清的矛盾巨作。正如每個傳奇人物都有些平凡經曆,當大多同村人已經在工作的時候,陳禮仍賴在床上不願起來。
如果每個年輕人在青春的時候都是這樣的,那麼在大多數人開始一天生活的時候,跟陳禮有著相同作息習慣的年輕人隻能開始半天的生活。
正所謂,機會和成功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的。像陳禮那樣不學無術、做事不勤的人,在野獸橫行的年代根本活不長久。當終於有稍微凶猛一點的野獸闖進馬蹬村的時候,同村的人被咬傷咬死不少,誰都沒工夫保護陳禮,於是陳禮也被咬死了。
星轉鬥移,時過境遷,馬蹬村被改名為馬東村,綠水被改名為丁江。雖然這個陳禮可以算是我的家鄉在遠古歲月裏流傳下來的遺寶,但是,怎麼說呢?說實話吧,我不知道老綿為什麼要收這個陳禮,我覺得,他好像沒什麼用,除了跟我嘮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