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例。是在戰國時,楚懷王為聯合齊國等以“合縱計”共同抵禦秦國。秦惠文王十分擔心,於是秦相國張儀獻計說自願出使楚國說服楚懷王以離間楚國與齊國等諸侯國的關係、瓦解合縱計。秦王同意,張儀於是辭去相國位,前往楚國。
張儀知道楚王身邊有個寵臣叫靳尚,楚王對靳尚言無不聽。張儀用重金賄賂靳尚,靳尚在楚王麵前極力推崇張儀,楚王知道張儀有才幹,終於召見了張儀。張儀巧言將以前商鞅奪取楚國的六百裏地歸還給楚國、達成秦國同楚國聯盟的意向,楚懷王派親信逢侯醜同張儀去秦國收地。
逢侯醜與張儀快到秦國都城時,張儀假借酒醉,故意從馬車上摔下,以腿傷為由,在家閉門養傷,讓逢侯醜一個人留在館舍。逢侯醜見秦王不到,見張儀也不得,三個月過去,還地之事毫無著落。逢侯醜將情況寫信報告給楚王,楚王以為那是自己還沒跟齊國完全斷交、秦國有所顧慮的緣故,於是派人去齊國境內辱罵齊閔王。閔王一怒之下,幹脆與秦結好,共同攻打楚國。
張儀見齊國的使者來到,知道離間楚、齊的計謀完成,便出來召見逢侯醜,逢侯醜問起受地的事,張儀故作驚詫地說當初隻是答應把自己的六裏封地給楚國。逢侯醜明白中了張儀的連環計,卻也為時已晚。張儀此計,是以楚懷王的心病、愚昧、貪念以及權力為施計基礎的,跟現代社會裏的很多詐騙案件極為相似。
說到連環計,不得不提宋代將領畢再遇。畢再遇曾經運用很有威懾力的連環計打過漂亮的仗。
畢再遇認為金人強悍,騎兵尤其勇猛,如果對麵交戰往往會給己方造成重大傷亡。所以畢再遇主張抓住金人的重大弱點、設法鉗製敵人,尋找良好的戰機。
在又一次與金兵遭遇之後,畢再遇命令部隊不得與金人正麵交鋒。畢再遇的部隊采取遊擊流動戰術,敵人前進他就後撤,等敵人剛剛安頓下來他又下令出擊,等金兵全力反擊他又率隊伍跑得無影無蹤。兵家之事,兒戲不得。金人打又打不到,防又不可以不防,就這樣退退進進、打打停停,被搞得疲憊不堪。
到得夜晚,金人兵馬困乏,正準備回營休息。畢再遇準備了許多用香料煮好的黑豆,偷偷地撒在陣地上。然後安排奇兵突然襲擊金人,再假裝全軍攻擊。金人盡力反擊,但那畢再遇的部隊與金人打沒多久就又故作敗退。金軍怒火遮掩,沒有發現是誘敵之計,乘勝追趕。金人萬萬想不到戰馬東跑西追顛了一天,又餓又渴,跑到那陣地隻顧搶著吃黑豆,任憑金人用鞭抽打也不肯前進一步。
金人調不動戰馬,在黑夜中一時沒了主意,顯得十分混亂。畢再遇這時調集全部隊伍,從四麵包圍過來,殺得金軍人仰馬翻,橫屍遍野。畢再遇的連環計,妙就妙在利用了金人的高傲、自大。
我想,是時候說說我離開81酒吧之前發生的最後一件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