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鎮,位於韓方縣中西部,總麵積275.33平方公裏,下轄33個村委會、4個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約6萬人、外來人口約4萬人,是省衛生先進鎮,交通區位優越,處在光山公路邊,距韓方縣城13公裏、中州市區30公裏,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重點工業衛星鎮。
據記載可知,山清鎮始建於唐朝,傳說是因唐時有一皇姑出巡江南來到此地不幸病逝,當地居民以賓禮厚葬,朝廷獲悉之後賜建一城,因其四周湖水環繞,山秀水清,儼然成城,故名山清城。
1371年,也就是明洪武四年,山清城設善政司巡檢署,至清代設山清司,城內建有貿易市場和墟,後改山清墟。民國時期,屬第八區八德鄉。1949年10月,屬第四區,稱山清鄉。1952年7月,改屬第八區。1958年10月,實行政社合一,設山清管理區。1960年,置山清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恢複區鄉建置,易名山清區。1986年1月,改區設鎮,更名山清鎮。跟所有地方的名字因為政製改革而顛來倒去的經曆相似,山清鎮的名字變來變去,其幅員和地理特征實際上都沒有多大變化。
截至2022年12月,山清鎮轄下有自來水廠4家,日供水7萬立方米,500KV換流站、直流電站各1座,110KV變電站3座,是省電力強鎮,區內有庫容1.38億立方米的日山水庫,淡水儲存量為全縣第一。
雖然山清鎮在名義上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重點工業衛星鎮,實際上工業項目並不很多。全鎮計有企業278家,其中外資企業160家、民營企業118家,個體工商戶3100多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以“超薄銅箔、精密鑽頭、多層線路板”為主的電子基礎材料生產基地直到2020年才初現規模。
根據社會發展的經驗可知,沒有工業的地方,農業和旅遊業必然是支柱產業。
於是工業不算發達的山清鎮內現代農業較為發達,轄區內最有特色的就是縣級航天育種示範基地。因為宣傳力度很大,連遠在龍園鎮的我都知道其中種植有37個航天品種。放眼整個山清鎮,最出名的優質特色農產品是冬瓜、蘿卜、青棗、石榴。其中,山清冬瓜已成為山清鎮的主導產業,並被國家科學技術部列入“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是全國著名的“冬瓜之鄉”。
這個被冠以全國銜頭的“冬瓜之鄉”,聽著頗為響亮,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每次聽到“冬瓜之鄉”這個稱號,我都會忍不住想起某位初中同學。因為那位初中同學長得矮、頭卻很大,並且總是留著齊肩長發、穿著寬鬆的衣服,使得整個人看起來很像一個行走的大冬瓜。
撇開冬瓜的話題不談,山清鎮內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地方,是日山水庫。
日山水庫,位於中州市韓方縣城西北19公裏的山清鎮鎮內,在羅浮山的東麵,處於丁江支流上遊,是以防洪灌溉為主,兼有發電養魚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庫。集水麵積295平方公裏,總庫容1.38億立方米。1959年8月動工興建,1963年7月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