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1過分,深惡痛絕之事(2 / 2)

1940至1941年間,經過兩年泛流,西泛區地麵淤高,河水改由淮陽向北,經太康至鹿邑之間,南泛安徽淝河沿岸,漫流入淮,稱為東泛區。

1942至1945年間,河水東移後,島國的瘋狂作戰部隊軍強迫地方群眾從開封朱仙鎮至太康修築防水大堤,加上河水流動不穩定,迫使水患又回到西泛區。

自1938年6月至1946年6月,黃泛區從花園口到淮河長約四百公裏,寬10公裏到50公裏不等,最寬處達80公裏。曆時8年零9個月,橫衝直闖的黃河回歸故道。但是黃泛區的生存環境仍然十分惡劣,耕植條件嚴重惡化,繼續給當地人民造成災難,直到解放後經過長期的治理,才有所好轉。

那數年間,計有146萬間房屋及650萬畝良田被淹沒,無家可歸的難民不得不以草根、樹皮果腹,甚至以含毒野菜及觀音土充饑,先後死傷150多萬人。值得一提的,是1944年,因尉氏和扶溝2地堤防決口,黃泛區繼續向西擴展,使西華西北地區變為澤國。

事實上,在黃河水侵入淮河河道以後,黃泛區河道堤防就頻頻出事。檔案記載:“泛區益廣,險工迭出,每逢霪雨,一夕數驚。統計8年來,官堤民墊,大小決口,共32次,凡91處。”

如果說島國的瘋狂作戰部隊是傷心病狂的豺狼野獸,那麼前國軍在處理很多事情的時候就可以說是與豺狼野獸狼狽為奸的狽,不僅腿短,還慌不擇路,甚至寧願讓無辜的老百姓深陷塗炭。

作為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的普通人民群眾,我絕對沒有想著詆毀抹黑前國軍,但我相信,就算再給前國軍一次選擇的機會,前國軍還是會選擇炸開黃河之堤。而作為一個同時有著強烈求生欲望和正義感的有誌青年,我完全沒有想著為前國軍辯護,但我覺得,前國軍那麼做,確實能為自己爭取一些逃生時間。

那大概就像很多影視作品裏經常出現的畫麵,有些角色在街上逃竄的時候扒拉沿路的雜物、有些角色在野外逃命的時候布下很多的陷阱。當很多人民群眾都覺得那是無可厚非的時候,有多少人民群眾會覺得那也會損害很多無辜人民群眾的財產利益甚至是生命呢?

當絕大多數人民群眾都覺得如果自己有朝一日被敵人追殺的時候也會作出那樣的自衛行為的時候,我想,前國軍炸開黃河之堤隻是作為正常人為自己作出的正常決定而已。

我,是那絕大多數之外的人民群眾。即便常常聽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殺兩個賺一個”之類很多勸人向惡的言論,也認同“就算死也要拉個墊背”、“摔在地上也要抓把沙子”之類很多積極向上的行動,但我終究不願意給他人、他物造成過分傷害。

可能我是一個不太正常的人吧,我覺得前國軍那麼做,很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