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老君法旨(2 / 2)

作為人族曆史上最耀眼的天君級別的強者之一,修為比肩盤古、女媧、伏羲、神農等等的至強者,道德天君老子,又號“太上老君”,他羽化飛升前留給道門的法旨為數不多,但威力根本不需要廢話。

“這就是道門天君的威勢麼?”蘇謫從“老君法旨”上感受到如同珞櫻大帝降臨時的那種氣度,人族所能達到的最高的境界即是這般了。

到了那等層次,縱橫星宇,征戰萬族,為人族開疆拓土安身立命而奮鬥不止,成為流傳千古的不朽神話!

大道啊!大道……

“老君法旨”在空中爆發,無量青光橫掃四方,眨眼間覆蓋十萬裏方圓,一道身著白衣的老者悠閑地騎一頭青牛,從光芒最中央緩緩出現。

他一出現,攀附在象鼻山上的巴蛇仰頭嘶鳴,強烈地感應到與當年殺它的後羿同等層次的大道壓製。

騎青牛的老子淡笑著回望珞珈界正道一眼,虛空中立刻傳來渺遠的回聲,赫然是道德五千言的開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這些篇章珞珈界修真者耳熟能詳,凡是人族皆可倒背如流,但親耳聽道德天君講《道德經》,哪怕隻平平淡淡地念一遍原文,亦是無上的福德。

道法自然,刻意聽教未必是好事,機緣巧合聽老子閑談幾句,反而深種善緣。

五千言很快說罷,老子坐在青牛背上,自然而然地一伸右手,食指朝象鼻山隨意一點。電閃雷鳴,一根萬丈粗的食指貫穿雲海,巴蛇來不及做任何反應,太上老君的食指已經點在象鼻山上!

哢擦哢擦——

想必老子不喜歡太暴戾,象鼻山崩塌的聲音完全沒有蘇謫想象中的驚天動地。山石不住崩落,連同巴蛇的身體,它逃也逃不走。老子的一指既要點碎山嶽,自然連著融入象鼻山的巴蛇一塊點碎。

萬裏長、千裏高的象鼻山,在太上老君一指之下,隻用了一炷香的功夫就變為片片碎石沉入鑒海,而此時的鑒海仍舊平滑無波,可鑒青絲。

再看一眼下方的鑒海,騎青牛的老子微微一笑,青牛馱著這位人族至強者之一,緩步朝天邊走去,慢慢地消失在天際。

饒是見慣大世麵的武昌王都心有餘悸,這“老君法旨”駭人聽聞,帝室雖有珞櫻大帝所留的法寶,但那些都是鎮國神器,輕易不會帶出來。

可以想象,整個道門也沒幾張“老君法旨”。這次唐皇劍君帶出一張,明顯是為應付落雁群島意料之外的不測,並且能不用就不用。“老君法旨”太珍貴,一萬年用一張都肉痛啊!

蘇謫震驚道:“我的乖乖,不愧道德天君!”

葉千城道:“在永恒櫻花大道中,珞櫻大帝和誅天魔帝的對決雖說壯觀,畢竟太過玄乎,我們遠遠看不出其中奧妙。但這‘老君法旨’一指點出,天地俱驚,身臨其境受到實實在在的震撼!”

蘇謫點頭:“當年鯤鵬廣場中,‘三清道場’內的正道高手曾聯合施展‘老君指路’,與剛才的‘老君法旨’如出一轍。”

疊浪真人羨慕道:“太上老君隨手一指,那就是大道降臨,無需花哨的招式。”

蘇謫暗道也是,假若珞櫻大帝、道德天君這些人作戰還花裏胡哨地搗鼓半天,那才是大道的笑話。

大道至簡,豈是虛言。

武昌王對唐皇劍君道:“多謝道門雪中送炭,珞珈界有道門支柱,實為幸事。”

唐皇劍君道:“諸派皆同道,珞珈界不能隻有道門,亦不能隻有珞櫻帝室。先進落雁群島,要是我不幸言中,則兵分兩路,分別支援藏龍群島和聽濤秘境。”

十萬火急,正道不敢怠慢,即刻啟程,十七座宮殿法寶狂風般掠過象鼻山的遺址,一頭紮進落雁群島的秘境。

而在正道走後,象鼻山的廢墟中悄悄溜出一道黑色蛇影,隻剩三尺粗細,偷偷地潛入落雁群島。

原來巴蛇還沒死。

正道眾人沒料到如此,他們無暇去管巴蛇的死活,現在正道反而希望落雁群島秘境中全是魔道高手和魔界殘軍在嚴陣以待,哪怕是守株待兔也好!

空空如也,落雁群島一個人都沒有!

武昌王、唐皇劍君、“商”亞聖、慈玄大師分別站在“宋卿道館”、“淩煙閣”、“朝歌城”和“文殊殿”內,同時歎了一口氣。

“師兄,有人在,前麵有箭矢破空的聲音!”黃鵠劍君心頭的壓力沒有唐皇劍君那麼大,他先發現了。

唐皇劍君猛一抬頭,落雁群島方圓數千萬裏,核心之地“落雁島”距離他們至少一千萬裏,正道心情太緊繃,倒是糊塗了。

遠處有一張巨大的長弓矗立在天地之間。

“越多越好,雖千萬人,也比幾人好!”唐皇劍君鼓起勇氣,無論是好是壞,先去落雁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