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掌教又道:“聽說持至聖木鐸者可號令儒門,現在還當真麼?”
魯夫子仍是雲淡風輕的微笑:“持至聖木鐸者即為至聖人物,至聖降世,人族悉當聽令。”
相關幾派不輕不重地來回幾句,雪櫻大帝見各派齊至,用手中一節櫻花枝敲敲石桌,莊重道:“稍安,諸位同道,今日再度舉行珞麓會盟,主要是商議進珞珈聖山尋求聖殿傳承。我等境界穩固,已無望突破,但這屆弟子很行,所以我和三門掌教親自去了一趟珞珈聖山,動用秘法激發埋藏的聖殿遺跡,苦於珞珈聖山雲深霧重,時空層疊,憑數人之力無從全部探尋。因此我等委托珞麓書院發布‘回珈令’,號召各派精英弟子前來珞珈聖山尋道。”
這些事在座的大佬們都知道,微微點頭,雪櫻大帝又道:“然而珞珈界內憂外患,時局動蕩,抽出太多精英的話,又恐禍亂滋生,難以平息。對於如何安排上山人手,以及如何應對魔道與魔軍,今日要請諸位廣開言路,拿出一個可行的辦法。”
魯夫子道:“我們先討論第一個問題,要不要專門拿出力量阻止魔道上珞珈聖山?”
這是個大問題,如果要把魔道攔在山下,相當於一場正魔兩道的攻防戰,肯定會牽扯到珞珈界大局。
聖文院掌教道:“依我之見,應當特別阻攔,十七聖殿豈容魔道染指!”
九章數院易掌教搖頭道:“天命難違,是魔道的機緣,你能攔得住?況且我們在鑒海損失許多天道境高手,何必吃力不討好。”
“若縱容魔道上珞珈聖山,他們得到聖殿傳承,珞珈界焉有寧日?!”
“聖殿會專門對魔道弟子青睞有加?正道弟子都是幹什麼吃的?”
“萬一魔道高手又集中在珞珈聖山大肆破壞,該當如何?”
“讓他們有來無回!”
“說得輕巧,你們派人和他們有來無回?!”
……
一旦開始吵,會就很難開了。
吵了一會,各派領袖群情激昂,雪櫻大帝又敲櫻花枝,道:“諸位,我們不討論魔道頂尖高手會不會上山的問題,他們肯定不敢上山。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是要不要針對魔道的普通天道境高手,把他們留在珞珈山。”
“要,當然要,千載良機,這次終於輪到正道占據天時地利!”
“不要,絕不可!魔道派來的天道境高手肯定不在少數,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何苦來?”
青楓道長問滄浪真人:“為何雪櫻大帝說魔道頂尖高手不敢上珞珈山?”
滄浪真人笑著傳音:“你糊塗了吧,因為珞珈聖山是道門的大本營!”
道門!
倘若陰陽魔宗宗主、萬魔宗宗主之類的絕頂高手來了珞珈聖山,那不用說,道門咬咬牙施展些毀天滅地的絕世法陣,絕對能將他們永遠留在珞珈聖山。
在珞珈聖山的地盤,沒有任何人、任何門派能抗衡道門,珞櫻帝室也不能!
珞珈聖山數千萬裏方圓,其中至少一千萬裏方圓在道門的絕對掌控下,剩餘幾千萬裏方圓隻要道門下得了決心,無論在哪裏,滅了某一門某一派都是毫無問題的。
好比在獅子山脈,珞櫻帝室和佛門同時坐鎮,一南一北,誰敢造次?
好比在教五聖殿區域內,儒門絕對隻手遮天,誰來都不好使。
但魔道聰明些的話,每派都派普通天道境高手帶隊,既不至於強大到令道門不得不出手,又不會讓正道輕易剿滅,再說十七聖殿分布得零零散散,隻要道門不出手,正道哪有閑工夫集中力量先去對付魔道各派?
由於道門在此,玄衝道長的話也就是正道最後的意見:“依貧道看,就放魔道各派上珞珈聖山,我們和他們爭來爭去,死的不還是珞珈人?不還是便宜坐山觀虎鬥的魔軍?魔道強大就強大去罷,總比珞珈人族全部凋零要好。再說,正道如此不堪,需要排除異己來得到聖殿垂青?吾乃正道,更是珞珈人!”
珞珈珞珈,“珞”是堅硬之石,“珈”是美好首飾,我們既要有不屈不撓的修道誠心,又要有欣賞萬物的畫意詩情。魔道隻是暫時失了本心,正道存在的意義就是要讓他們明白,原來珞珈人可以成為這樣的珞珈人。
不是小肚雞腸,不是冤冤相報,不是為禍四方,即便魔道已作下如此多的惡,正道也有心胸放他們去登珞珈聖山!
這一次的“珞麓會盟”想必也會名垂青史的罷——如果將來的將來,很多很多年以後,珞珈界仍然興盛,仍然有無數人族在傳頌先人們的傳說。
(《蘭亭集序》也是我非常喜歡的文章,在此我狗尾續貂。另外空桐花就是泡桐花,珞珈山有的。至於夏朔九年……瞎說……捂臉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