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三組圖看國人與“到此一遊”(1)(1 / 1)

從三組圖看國人與“到此一遊”

從第一組圖說“到此一遊”的心理動機

此次事件的發生地盧克索神廟,布滿各種各樣的古人塗鴉。這些塗鴉有古埃及文、古希臘人、卡利安文等等,被認為是金石學家珍貴的研究材料。而考古學家和金石學家的相關論文裏,還提到“廊柱上密密麻麻地刻著19世紀旅行者的名字。”一直到神廟的廊柱有了保護措施,這種現象才得以好轉。可見,“到此一遊”並不是國人的專利。其實,大概有人類開始,“亂塗亂畫”就誕生了。考古學家在龐貝城的古羅馬遺址就曾發現塗鴉字跡“Lucius pinxit”,意為“Lucius在此塗寫”,這就是兩千多年前的“到此一遊”。

有人用發展心理學解釋認為,“到此一遊”和動物用“撒尿”的方式宣示地盤實質是一樣的。通過“留名”來臨時性宣示自己的“所有權”能讓人得到一種自我滿足。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留名動機都來自“宣示主權”。紐約地鐵的塗鴉曆來為人們所關注,最早始於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孩子“宣示地盤”。不過有孩子坦言,自己就是“留名”,看到這個名字越來越多地被人知道就開心。這其實是“自卑者”一種尋找“自尊”的手段。

還有人就是無聊。像是西雅圖有一麵口香糖牆,就被稱之為全世界最為惡心的“到此一遊”。因為這裏以前有座劇院,人們在等演出的時候無所事事,就會把嚼過的口香糖給粘上去,甚至還會做包括自己名字在內的各種造型。

因此,從文化的沿襲上來說中國人有“到此一遊”的傳統,甚至認為這是民族劣根性,有失偏頗。

總結:人類有多種多樣的心理動機留下“到此一遊”,這和民族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