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趙何定計策,蘇代請蘇秦(1 / 3)

網..,最快更新戰國趙為帝最新章節!

關於選誰這一點,趙何其實也是有一些猶豫的。

在這之前,趙國的戰爭目標選擇其實都是比較特定,都是有和其他國家明顯不同的理由在裏麵的。

第一個目標齊國不用說了,五國伐齊在曆史上這麼大名鼎鼎的事件,齊國又是當時的最強國,不滅齊國那肯定不行。

齊國下來就是燕國。燕國的話是趙國的腹背之患,燕王這些年又一直和趙國不對付,先把燕國這個在北邊的敵人消滅之後好全力南下,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在消滅了燕國之後,秦國就成為了趙國在爭霸過程之中最強大的敵人,再考慮到秦王嬴稷和白起在曆史上的輝煌戰績,先把秦國幹掉也是優先級最高的事情。

所以從齊國,到燕國,然後到秦國,這麼一步步下來其實是很流暢的,都是在做當時必須要做的事情。

但到了現在,當把秦國暫時打敗了之後,趙國突然就有那麼一點點難以選擇目標的感覺了。

不是難打,而是都能打,而且看上去都容易打,所以才難選。

秦國?苟延殘喘。

楚國?元氣大傷。

韓國?萬年倒數。

魏國?正在內訌。

趙何甚至都找不出這四個國家裏麵哪個是比其他國家要明顯更強一點的。

全是弱雞,從這四個弱雞裏麵挑一個,一下子還不太好挑了都。

當然,這種弱其實是相較於之前的齊國、秦國這種霸主級對手而言的。

要真的打起來,並不是說這四國就完全沒有還手之力了。

在曆史上,秦國滅掉其他五國之後單挑楚國的時候,李信都還被楚國大將項燕打得丟盔棄甲,二十萬秦軍大敗歸國,讓秦始皇不得不請出老將王翦,再征發六十萬秦軍才終於搞定呢。

七大戰國之中雖然各有強弱,但從本質來說都可以算是強國,任何一個穿越回到西周初年都能夠把周武王和薑太公吊起來打的那種。

所以,即便是趙國現在形勢一片大好,但選擇的時候還是得慎之又慎,務必要優中選優才是啊。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更何況現在趙國麵前的可不是什麼人畜無害小白兔,而是四隻困獸猶鬥殊死一搏的惡狼。

事實上,早在這一次的廷議召開之前,趙何就已經為此思考多日,並且和主父交換過多次意見了。

換言之,其實在廷議召開之前趙何就已經有了決定,廷議隻不過是為了想要聽聽大家的意見罷了。

在眾人的目光注視下,趙何十分淡定的說出了最終的決定。

“寡人要打魏國。”

從結果而言,這一次廷議並沒有改變趙何事先的想法。

為什麼是魏國?

其實在剛才的諸多大臣的發言之中,司寇周袑的理由已經足夠充分。

魏國是剩下四國之中距離趙國最近的,也是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其他三國有著明顯的不同。

秦國,巴蜀之地現在還沒有都江堰,那就是一個每年都要發洪水、發大洪水的地方,和後世的天府之國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韓國,萬年弱雞,窮不拉幾,新鄭也不是什麼很富裕的大城市,宜陽更是在秦國和韓國之中倒手多次,早就已經衰敗下去了。

楚國,郢都被破鄢都被淹,上百萬楚國子民或死於非命或流離失所,元氣大傷。據說楚王已經計劃重新遷都回到郢都,但目前還沒有一個時間表,為何?因為遷都的前提是你得把郢都之中被秦國人肆虐和破壞的那些宮室大殿給修好來,但偏偏楚國現在是窮得響叮當,完全沒有錢做這個事了。

隻有魏國這些年雖然也屢次參加戰爭,但基本上都緊跟趙國所以一直獲勝,大梁城元氣未傷一毫,同時還反過來拿下了諸如陶邑這樣的商業大城,不但綜合國力沒有受損,以經濟實力而言反而還更上一個台階。

想要以戰養戰,那肯定要挑最肥的下手。

魏國,就是這麼一塊最肥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