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不識抬舉(1 / 2)

麵對著樂毅的反問,司馬喜的臉色微微一僵,隨後有些不快的道:“樂毅將軍難道還沒有看清楚現在的情況嗎?”

樂毅道:“願聞其詳。”

司馬喜道:“如今的趙國大王年紀輕輕不過才十六歲,能懂個什麼?一切事宜都是主父做主,即便是主父想要廢掉大王,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安陽君趙章為人果敢善戰,大有主父之風,也極得主父的賞識,而且又是主父真正的嫡長子,無論是從宗法還是從威望的角度而言,安陽君皆是更好的大王人選。

你我二人都是中山降臣,這些來到邯鄲之後,也不知道受了趙國人的多少輕視。

老夫冒昧的一句,就我等這降臣的身份,若是想要依靠正常手段在趙國之中得到晉升,那是千難萬難。若是此刻我等效忠安陽君,幫助其奪得趙國大王之位,那麼將來你我必定富貴無限。

樂毅將軍,正所謂機不可失,若此錯過這次機會,恐怕你樂氏將來在趙國之中便永無出頭之日了!”

司馬喜語重心長的了一大堆,隨後目光看著樂毅,等待著樂毅的答複。

中山國內有許多大家族,在趙國滅掉中山之後留存下來的隻有並不多,司馬氏和樂氏都屬於其中的一員。

司馬氏的勢力集中在中山國都靈壽城,而樂氏則是勢力主要在中山舊國都中人城。

作為中山國的相邦,司馬喜其實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和趙國暗中聯合。

也正是因為司馬喜這個內應的存在,所以趙國才能夠在短短五年內就攻滅了一度號稱“萬乘之國”的百年宿敵中山國。

作為趙國的實際統治者,主父趙雍已經向司馬喜做出承諾,司馬喜和司馬氏將會在接下來的封賞之中得到足夠的利益。

但,司馬喜的野心並不止於此。

對於野心勃勃的司馬喜來,中山國這個舞台畢竟還是太了,身為七大戰國之一的趙國,才是真正適合司馬喜發揮的地方。

肥義算個什麼東西?我司馬喜,不比他差!

而且司馬喜和安陽君也是舊識了,在攻破中山國都靈壽城一役中,趙國的領兵大將就是安陽君,司馬喜配合著安陽君裏應外合最終攻破了靈壽,給中山國的棺材盯上了最後的一顆釘子。

所以,當安陽君派人來勸司馬喜的時候,兩邊是一拍即合。

但安陽君也有弱點,這個弱點就是,整個趙國政壇的大勢如今都還在主父趙雍的牢牢控製之下。

如果主父不開口同意的話,那麼撤換大王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安陽君需要更多的人來幫忙造勢。

樂毅所在的樂氏家族,出自當年魏國第一次滅亡中山國的領兵大將樂羊,在中山國內頗有勢力,對於趙國來又是“棄暗投明”之人,是安陽君非常心儀的一個目標。

隻要勸樂毅帶著樂氏投向安陽君,司馬喜就是立下大功了!

樂毅沉默半晌,臉上帶著幾分猶豫的神情,看起來遲遲沒有下定決心。

司馬喜正待繼續勸,卻見樂毅霍然抬頭,道:“司馬先生的好意,樂毅心領了。但樂氏如今剛剛成為趙國之臣,對於趙國政壇毫無頭緒,若是此時貿貿然參與到這般奪位之爭中,未免過於冒險了一些,還請司馬先生見諒。”

雖然很委婉,但是任誰都能夠聽得出來,樂毅這是拒絕了司馬喜。

司馬喜臉色一沉,忍不住道:“樂毅將軍當真如此執迷不悟嗎?”

這已經不是司馬喜第一次勸樂毅了,但每一次樂毅都用各種借口婉拒。

泥人也是有三分火氣的,樂毅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司馬喜心中自然也是頗為不爽,話的時候語氣也變得淩厲不少。

樂毅無視了司馬喜難看的臉色,拱了拱手,道:“司馬先生恕罪。”

司馬喜拂袖而去。

走出門外,臉色難看的司馬喜忍不住啐了一口:“不識抬舉!”

司馬喜正待離開,旁邊突然傳來一個聲音:“喂,你口水差點吐到我了!”

司馬喜愣了一下,抬頭看去,發現幾步之外一名胡服少年正騎在馬上,麵色不善的看著自己。

從少年的打扮以及身邊的護衛來看,不難看出這是一名趙國貴族子弟。

行人館怎麼會冒出這樣一名貴族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