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中,氣氛一時間有些緊張。
牛翦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臉上毫無波動。
這位老將軍自認為,自己是為了趙國好。
趙何精準預言了秦國出兵的事情,牛翦自然清楚。
趙何在沙丘宮變之中的操作,牛翦也很明白。
但,那是外交、是權謀,不是軍事。
論到軍事、戰爭這方麵的東西,牛翦隻服一個人,那就是主父。
主父領兵,是真的十分出色,不然也不會短短五年就攻滅體量和趙國相比並沒有差非常多的中山國。
趙國這是真的三口吃成了胖子,要是換一個人來領兵,不定不但吃不下中山國,反而被中山國給撐爆了。
可主父是主父,大王是大王。
主父領兵很強,這是公認的。但大王今年才十六歲,懂什麼領兵,懂什麼打仗?
如果自己不阻止大王的錯誤判斷,最後吃虧的還是大王和趙國。
作為臣子,就要盡到臣子的勸諫之道。
牛翦暗下決心,即便大王發怒,自己也不能看著大王一錯再錯!
……
主父看了一眼趙何,心中多少有些猶豫。
主父覺得,自己這個兒子,還是過於魯莽了。
戰爭這種事情,那是瞬息萬變的,你怎麼就如此肯定秦國人一定獲勝?
而且,還是以這種概率的情況獲勝。
再了,你一個大王,親自上場和這些大臣們爭論,豈不是有失身份?
但吐槽歸吐槽,主父心中也明白,趙何所的這些也是為了趙國考慮,情有可原。
問題在於,趙何這一番長篇大論,聽得出來是鐵了心要堅持那一套秦國獲勝的錯誤意見。
這可是軍國大事啊,一個錯誤,那就是數以萬計的人命啊,甚至趙國的國勢都會受影響。
不能讓王兒這麼胡鬧下去。
但主父轉念一想,又覺得如果自己直接同意牛翦,駁回了趙何的意見,似乎……也不太好。
那樣,王兒的臉麵就丟大了。
王兒可是大王,也不能一點威信都沒有啊。
得給王兒一個台階下,對。
主父有些苦惱,要怎麼樣才能夠在不損及王兒的顏麵下,同意牛翦的意見呢?
……
看著麵前的情況,趙何也有點無語。
喂,真的一個人都不支持寡人?
原本以為,經過了之前的廷議和沙丘宮變,自己應該有一些威望了,但現在看來,似乎還不夠啊。
得再想想辦法。
要怎麼才能服這些老頑固呢?趙何陷入了思考。
突然,趙何眼睛一亮,有了!
於是趙何咳嗽一聲,道:“這樣吧大將軍,不如你和寡人來一番兵事推演,以兵事推演的結果來作為最終決策的參考,不知大將軍以為如何?”
兵事推演,這就是趙何想到的辦法。
牛翦一聽,喲嗬,這大王還來真的?
論兵事,老臣怎麼可能怕了你大王!
牛翦當即霍然而起,道:“既然大王有此興致,那臣自然願意!”
趙何看向主父。
行不行,那還得主父了算。
主父聽了趙何的話,也是眼睛一亮,暗道……妙啊。
看來王兒也知道自己錯了,這是在給自己找台階下呢。
在戰國時代,兵事推演已經是很常見的了。
簡單的,就是用一張戰場所在的輿圖(地圖),然後來推演雙方可能在戰爭之中采取的行動,從而對戰爭的進程和結果進行了解,最終作為實戰中將軍們指揮作戰的依據。
幾十年後的那個很有名的“紙上談兵”趙括,就是在兵事推演嘴炮之中無敵的存在,連趙括的老爹、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都不過趙括。
很快,一張輿圖就被掛在了大殿的牆壁之上。
戰場畢竟並非趙國領土,而且限於年代的原因,這個地圖是很粗糙的,就是簡單的繪製了一些山川河流和道路。
不過,也足夠讓在場眾人對伊闕之戰的形勢有所了解了。
趙何拿著一根木棒,走到了輿圖麵前,環視眾人一眼。
從表情上來看,顯然……沒有一個人覺得趙何能贏的。
下首,相邦肥義眉頭微皺,心中暗自思索。
這兵事推演,誰能贏呢?
牛翦,百戰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