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曉時分,深秋的大麵山讓人覺得神清氣爽,布穀鳥和百靈在山澗歌唱,如銀鈴脆響,宛轉悠揚,回蕩在幽穀深處。用了早餐,蒼平道人吩咐著徒弟何平陽,說自己要下山去,到青城前山的上清宮去做一場法事,這山上的事情就交給他打理。那何道長耳朵雖然有些背,然而師傅的話卻是聽清楚了。
小道士廣陽子一同去給師傅師兄和蕭小馬送行,將他們送到了山門外的下坡路上,才依依不舍的回去了。蒼平道人雖然看上去精神很到,但是畢竟是耄耋的老人,走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也有些吃力,時常的讓明陽子和蕭小馬攙扶著。他雖然道法高深,但在沒有羽化之前,畢竟還有個販夫走卒的臭皮囊,總不能在這大白天裏,掙脫徒子徒孫的手腕,騰雲駕霧如同坐飛機下去。所以哪怕是做神仙也不容易,也得有個規矩。
到了山下,旅遊景點的工作人員見老道下來了,連忙上前問候著。
“哎呀老神仙,難得你下山來!”
“老神仙,可有仙藥給一顆,治治我這該死的肩椎炎……”
“讓開讓開,讓我和老神仙合個影!”
山下的人七嘴八舌的說道,甚至有幾個山下的老農,也抗著鋤頭笑嗬嗬的過來和老道打招呼。蒼平道人笑哈哈的給他們打著招呼,一個個的問好,他在這山上生活了七八十年,小夥伴如今都成了老夥伴,熟人不少。
三人上了明陽子的小轎車,行駛在玉堂鎮的柏油馬路上,往青城前山那邊去了。一上青城山,便發現那趙公山的人氣和這裏比不得,那邊冷冷清清的,這邊人頭攢動,老老少少的如同密密麻麻的螻蟻,爭相著爬山賞景。
明陽子將師傅安排在自己的寮房內歇息,他在小馬的屋內搭了一架簡易床,和侄兒一同睡。下午的時候,天師宮的觀主正陽子聽見蒼平道人來了,連忙過來拜見,一進門,就笑哈哈的說道:“哎呀師叔啊,你老人家法駕光臨,怎麼也不提前打打招呼,讓我好準備準備,你說明陽也是,也不給我打個電話。”
“你忙你的,不要為我這老骨頭耽誤正事。”蒼平道人笑著回答道。
“師叔你是知道的,我能忙到哪裏去,我成天四處走走,打打坐,這山上有明陽師弟,他能者多勞,我清閑著呢!”正陽子笑著說道。
“你師傅還好吧?”蒼平道人問道,原來那正陽子的師傅就是蒼平子的師兄,蒼鴻道人,青城前山上清宮的前任觀主,他和蒼平道人合稱青城二老。
“好著呢!昨晚還嘀咕著問明陽子帶來的那個男娃娃到哪裏去了,我說小馬啊,他和監院師弟到大麵山去了。”正陽子回答道。
“那就好,身體好才行,小馬去拜見過他大師公沒有?”蒼平道人感歎完後,突然對著明陽子問道。
見他這樣問,明陽子躬身答道:“還沒呢,大師伯前段時間一直在閉關,我們也不敢去討擾他……”蒼平道人聽了點了點頭,然後接著和兩個後輩閑聊起來,說的無非是觀內觀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