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就是山上原本就有的猴子,很多,大約有幾百隻,分成了好幾群,一直以來都是由寺院來喂養。當然他們大多數時候是在山裏生活和找吃的,每天固定的時間,寺院會在固定的地點向他們投食,香客和遊人也以向他們投食和與他們戲耍取樂。
寺院被燒毀以後,猴子們仍然像往常一樣,在固定的時間來到固定的地點,等待和尚們的投食,它們不知道已經沒有和尚、沒有寺院也沒有香客和遊人了。他們在寺院的廢墟上打鬧、發呆、遊戲、哺乳、交配……直到天黑下來,他們才呼哨一聲,隨著猴群的首領向山裏躍去,他們長長的手臂抓住樹枝,他們在山林裏跳躍就如同虱子在它們的身上跳躍。
直到無念出現,它們就開始聚集在無念周圍,它們自然認得無念,因為無念以前也常去給它們投食,更何況無念身邊還有許多食物。
猴子們一開始還不太敢動手去拿無念身邊的食物,但是它們看到無念對它們的試探不聞不問,它們就變得大膽了,大大小小的猴子都聚集在無念麵前,像開家族宴會一樣地大吃特吃,而香客們看到無念並不驅逐猴子,他們自然也不會多此一舉。
幾天之後,猴子們對無念已經視而不見,他們在無念身周吃食、打鬧、爭吵,無所顧忌,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些小猴子甚至還爬到無念背上睡覺,或者幹脆就坐在無念的頭頂上打望。
無念自己其實也有嫌猴子們煩人的時候,然而大部分時候,他需要猴子們的陪伴,因為已經沒有別的人能做他的陪伴了,師兄弟們早已不在,——聽說他們的下場慘不忍睹,是被流寇抓去做了臘人,唯一的一個沒有被抓去的和尚,也被大火活活地燒死,——而香客們又視他為聖僧,對他唯唯諾諾,將他的一言一語視為不得違抗的聖旨,雖然其實無念也並沒有說過什麼,因為他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和可以說什麼。而猴子們早已把無念當成了它們中的一員,而且還是最可以無視的一員,無念也更喜歡與猴群在一起,相比於在人群中,他覺得自己在猴群中更自在。
無念自己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除了在晨起和午前吃一點食物,以及不可少的大解小解之外,其他時間他不是在睡覺就是在打坐或念經,他很少去想自己的事情。
然而有一天,無意之中,他發現自己竟然很喜歡猴子身上的味道,那種味道與人的味道不同,也與被馴養的猴子的味道不同,它們身上的味道自然仍不免有野物的臭,但同時又混雜了更多的山林的味道,樹葉、山泉、野果、羊齒的植物、青苔、雨和雪……以及自由和恐懼。
自從無念意識到自己喜歡猴子的味道之後,他就開始有些排斥人的味道,並進而排斥起人來,他覺得人身上的味道像豬,雖然他其實也並沒有真正聞過豬的味道,但他想象中就是如此,不久之後,他發現自己已經對人產生了一種若有若無的惡心感覺。
然而從無念的外表看,一切都很正常,沒有任何的變化,他仍然是一個讓人感到莫測高深的和尚。幾個月之後,寺院重新建起來了,很小的寺院,但終於是一個新的寺院了,無念自然就做了這個新寺的住持。不知道從哪裏來了幾個小沙彌,伺候無念的起居,無念也是無可無不可,而對於那些來拜訪他的士紳和官員們,他也已經習慣了不見,見了也不說話,然而同時他也不會主動或刻意地拒絕他們的拜訪。
五
隨著寺院的完工,香客也越來越多,不少香客是從幾百裏之外慕名而來,無念的名聲也越來越大,而關於他的傳聞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神奇。
人們說他是普賢菩薩下凡,能看清前後無數劫的因果,他座下的白象擁有無窮的力量,能把一切邪魔打敗。
人們說這一年的風調雨順全是因為無念的護佑,而正好這一年來流寇也轉到別的省份去了,縣城的百姓和士紳們享受了一年的平靜,他們便把這也歸功於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