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空和尚到底是誰?他為什麼要一直守在雷峰塔,這麼奇怪,說起他的真實身份,不得不先說說此刻身在千裏之外,與戒空和尚有千絲萬縷關係的一個女人。
那日,天氣晴朗,萬裏無雲,烈日當空,可以想象當夜也自然會是滿天星辰,皎月當空。
果不其然,很快,天色漸暗,圓月升起,一輪明鏡懸掛在潔淨無雲的碧空,千裏之外的峨眉山,雲收霧斂,蒼穹湛藍,萬山沉寂;
月光透過茂密墨綠的叢林,清晰可見大雄殿、半月台、洗象池、初喜亭、吟月樓,沉浸在朦朧的月色裏,顯得莊嚴肅穆、淡雅恬靜。
舍身岩下飄浮著的綠色光團,從一點、兩點慢慢形成千千萬萬點,好似繁星閃爍跳躍,在黑暗的山穀中飄忽不定。
秋風送爽下,英姿挺拔的冷杉樹林,蕭蕭瑟瑟,似低吟輕語。
皓月當空,月光照耀下的古刹,酷似大象頭顱,而半月台下的鑽天坡石階好似拖長的象鼻。
遠處,六角小池內一汪清泉,恰好映現出一輪皎潔的明月,好似空中嫦娥,池上玉兔,兩者遙相呼應,天上人間,渾然一體。
在不遠處的吟月樓,一位青年書生打扮的文人雅士,身穿灰白長衫,手裏拿著酒壺,時而喝酒,時而抬頭望月,略顯醉意,麵對迷人美景,心曠神怡,躊躇滿誌,舉起酒壺,昂頭望月,脫口而出:“把酒問青天,今夕是何年?……”一番吟詩作對後,酒壺裏的酒也喝完了,他倒在地上便呼呼地睡了。
不知過了多久,天色漸漸明亮,東方,墨紫墨紫的太空,漸漸天地一色,逐漸地,地平線上,天開一線,飄起縷縷紅霞,托著兩三朵金色鑲邊的彩雲,預示著一個輝煌的白晝即將來臨。
彩雲下,空曠的紫藍色的天幕上,一刹間,吐出一點紫紅,緩慢上升,逐漸變成小弧、半圓,最後變成桔紅、金紅;然後微微一個跳躍,拖著一抹瞬息即逝的尾光,片刻之間,一輪圓圓的紅日便嵌在了天邊。
旭日東升,朝霞滿天,萬道金光射向大地。
一片晴空萬裏,白雲從千山萬壑中冉冉升起,蒼茫的雲海猶如雪白的絨毯,緩緩地鋪展在地平線上,光潔厚潤,無涯無邊。
雲海快速聚攏,千山萬壑隱藏得無影無蹤。
穿過雲海,飛瀑從天上瀉下,如一條白練懸掛於石壁上,另有數道溪流,從河岸邊噴射而出,彎曲紆行,猶如幾條遊龍奔湧峽穀;
飛濺的水花在空中形成雨霧,陽光下七色彩虹隱現,溪河中浪花滾滾,響聲隆隆。
四周青嶂翠巒環抱,古木參天,湖如碧玉嵌入其中,湖水純淨,清澈見底,深深淺淺,點點滴滴,已然分不清是樹映綠了湖,還是湖染綠了樹。
綠樹濃蔭處,蟬鳴聲聲,山風陣陣,絲絲水氣洗盡了凡塵;
湖邊,幾隻靈猴在嬉鬧頑皮,看似滑稽可掬,極具人性;
湖邊山腰上,藤蘿倒置,下臨絕壁深淵,山腰處有一洞穴,洞口呈“人”字形。洞內黝黑陰森、凹凸濕潤,往前岔洞交錯,深邃神秘,經過寬敞的洞天,及廊道式洞穴,開始出現岔洞,如網狀交叉,洞中有洞,上下重疊,縱橫交錯,在洞穴交錯處,一條暗溪沿裂縫滲出,洞壁和洞頂有豐富的岩溶造型,如石鍾乳、石筍、石柱、石芽、石花等等,千姿百態,造型奇特,新穎優美,渾然天成。
洞穴深處,一點點青色光團時隱時顯,突然,伴隨著蟒蛇攝人心魄的鳴叫聲,一條巨大的青蟒從洞底飛快躥出,在曲折的洞穴中極速移動,瞬間衝出洞口,騰飛而去,直衝雲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