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孩子總是要長大的(上)(1 / 1)

巴諾縣在京西市的最北麵,是京西市的北大門,也是華北的北大門,一年四季最出名的就是停不下來的風,所以夏天這裏很涼快,冬天卻冷的可怕,尤其是下了雪,封了路,也就斷了縣城和市裏之間的交通。

偏僻、貧窮、落後就是巴諾縣的代名詞,全縣20萬人口,隻有不到8000萬的GDP,按照老人們的說法,這裏就是鳥不拉屎的地方,能出去的娃就不要再回來了。

張放就出生在這塊土地上,聽姥姥說,他出生的那年,巴諾還沒有這麼窮,那時候毛紡廠、地毯廠和牲畜市場都火的很,人們都有活幹,人人都有錢賺。那個時候的巴諾是整個京西的招牌,但是現在不行了,人們都出去打工了,離開了巴諾,也離開了京西,現在他也要離開了,不過他不是去打工,而是去念書,去一所百年曆史的中學,古郡一中,讀高中。

出發的日子定在了明天,張放的爸爸張小海聯係了一輛桑塔納2000,兒子第一次出遠門,雖然古郡一中所在的古郡區離巴諾縣也就150公裏,但是能用車送兒子過去,給自己撐撐麵子,給孩子多帶點東西總是好的。

“媽,不用帶這麼多背心吧”,看著行李箱裏七八個背心和六七條內褲,還有至少十雙的襪子,張放的臉上寫滿了幽怨,“我又不是不會洗衣裳,帶這麼多,會被笑話的。媽,少拿點吧,帶的多了,我提不動啊”。

“拿的多了嗎?反正有車送,多就多點吧,再說你自己洗的又不幹淨,多帶點有個換的。何況學習那麼累,時間那麼緊,哪裏有閑工夫老洗衣服啊。對了,去把墊子塞進那個袋子裏,那可是你姥姥給你做的羊毛墊子,冬暖夏涼的,別弄髒了。”李美一邊把行李箱的蓋子蓋上,一邊指揮張放把牆角的一個裹著橘黃色外套的墊子拿出來放進了一個大的編織袋裏,打好包。

“媽,放好了。”張放擦了擦額頭,把編織袋放倒行李箱的旁邊,走到廚房,拿出來一杯水,靠著臥室的門,看著李美把一些小玩意塞到自己的書包裏。

“這回差不多了,衣服、被子、墊子都裝好了,其他的也帶的差不多了,兒子,你想想還有啥沒帶的,要緊的,不要緊的就等到了古郡再買吧”李美把張放書包的拉鏈拉緊,又扣上卡扣,拽了拽,挺結實的,才放下手,看著靠著門的兒子,從桌上拿起茶缸,喝了一口水,“兒子,給你爸打個電話吧,估計他快下班了,叫他回來買個茄子,媽給你做最愛吃的燒茄子。”

“恩,媽,我去給爸打電話了啊”張放把水杯放了桌子上,走向客廳,拿起茶幾上的座機給張小海撥了個電話。

“嘟……嘟……”

“喂,咋了,有啥事兒嗎”

“老張,沒啥事兒,你媳婦讓你帶個茄子回來,說今兒燒茄子吃”

“啥老張,你這個小子沒大沒小的,都16、7了還和老子開玩笑,我是你爹,好了等會兒就回去了。”

“好嘞,爹,我掛了啊。你快點啊,我餓了”

“恩,恩,恩,快了快了”啪,張放掛了電話,看著李美從臥室出來,去小屋裏拿出來一把柴火,走到廚房裏開始生火燒水做飯。

“媽,今兒我來吧,你幹了那麼多活,去休息會兒吧,”張放跟著李美走進了廚房,把李美從小板凳上拉了起來,坐了下去,拿起鐵鏟翻著灶裏的碎碳,不一會兒,火就起來了。

李美站在張放的身後,看著在灶前拿鏟子擺弄火苗的兒子,突然覺得原來,自己的孩子不知不覺中已經長大了,他比自己想想的要高,比自己想想的要成熟,再也不是那個在家裏踢足球砸碎玻璃、在床上玩火燒了床單的熊孩子了,他懂得心疼自己了,懂得心疼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