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裏,盧安啃完了玉米,在紙張上寫著一個個數據,而在盧安身邊,六台電腦開著,分別有十六個情緒態負責思考,而現實中盧安通過導力體係,敲擊鍵盤將十六個情緒態的工作成果敲在電腦上。
自己五個情緒態負責總結,將總結的思考成果寫在紙上。同時五個情緒態在負責調控房間內的溫度,通過空氣壓縮後的升溫和空氣減壓後降溫的模式將房間內的溫度嚴格控製在二十五度的範圍內,在這個範圍內自己的身體是最好的,能夠衍生的預演數量能夠達到最佳。
而六十五個情緒態則是穿好了防護服在地下進行鑽探,而現實中盧安的超能順著這些感覺對著地下進行持續不斷的挖掘。
六百七十個情緒態,則是在城市的各處,不顧周圍眾人的驚歎,直接用超能挖開地表,來到地下。熟練為存放在這裏的工具附著無阻膜,同時負責各種工業生產,生產流程是根據現實中盧安所需,在統籌規劃下設計的,生產的物資通過地下隧道進行輸送。
三百二十個情緒態,在自己的預演中,在城市不同的地方中,記錄溫度計,或空速管,壓力表的數據。這些設備盧安已經在現實中擺放在城市裏的各個地方。並且能夠自動記錄數據。盧安在預演中過去查看,則是用實際人工測量的手段,來對比數據,看看這套自動係統是否運行正常。
社會上大多數自動化設備,都是需要人工操作與之對比的,如果沒有按時對比,人工智能的係統犯錯,根本不會改。人工智能的發展,並不是將全部工作推給人工智能去做,而是將自己做某些工作,讓人工智能重複去做。
……。
上述就是盧安的日常,現實中的自己呆在家裏,預演中的自己在全城跑。現實中自己的超能按照預演提供的視覺,在城市釋放。預演提供了自己近乎媲美眾人的思考時間,而超能提供了將這些思考成果輸入到現實的方式。
隻要現實中的自己學識越高越廣闊。自己在預演中利用超能做工作種類就越多。而現實中就能讓超能重複進行常人眼裏近乎無限複雜的操作。而盧安現在對著這個世界的興趣越來越大,就像孩童來到了沙灘發現自己可以堆砌沙堡一樣,開始興致勃勃的建造。
對於盧安來,毀滅的樂趣很容易,在預演中隨便製造一團煤粉末雲團,然後點燃,華麗轟爆的場麵就能立刻製造出來。而建造的樂趣則是需要一點一點的堆積。堆積成功後相當有成就感。
盧安基因中似乎有著與生俱來的囤積癖,糧食,能源,鋼鐵什麼的,現在用不著先屯著。也許未來有用呢?有備無患 。
就是基於這樣的原因。
在金屬方麵盧安在地下囤積了三千噸鋼鐵,大部分來自於垃圾堆。
而燃料方麵,囤積了大量的廢紙,還有塑料,以及木頭,這些都是烘幹後分類儲存的。
在水源方麵。在地下建造了七十六個儲水室每個儲水式在六百立方米到兩千立方米不等,(其實並不是很大10*10*10就是一千立方米),從長江內引入的水,經過導力力場覆蓋,所有的顆粒物快速沉澱過濾,然後在氯#氣的灌入下,進行消毒,然後在靜置,然後再煮沸,然後送入這些儲水式。
至於糧食方麵,這是盧安囤積的最少的,因為盧安自己消耗最少,到目前囤積了二十多立方袋裝麵粉。以及兩噸大豆(做豆芽用的,可以補充維生素。)以及一噸多的罐頭。
而現在盧安囤積的興趣瞄準能源,隨著打入幹熱岩內的井口開始噴射熱蒸汽,推動蒸汽機輪,盧安覺得這玩意好(就是消耗水太多,而且噴射的熱蒸汽從地下走一遭後,對機器的腐蝕性很強。)總體來看,對盧安來並不成問題,因為鑽井方麵盧安最拿手了,覆蓋了無阻膜後不用擔心鑽頭在地下鑽動過程中磨損的問題。
盧安十內就鑽了一個井,按照正常工業標準來看,盧安這口井鑽的錯了,並非熱流密集區域,現在工業是不會選這種投入產出比較低的地方打井。注水後熱交換後,井底的溫度有很明顯的下降。很顯然功率不足。但是盧安還是喜滋滋的給這口井對接了發電機組,開始發電。
一口不行,就鑽第二口,這個深度不行,那就就鑽深一點,反正覆蓋無阻膜,根本不用考慮鑽頭的消耗。也不用擔心機械磨損。鑽好的井,可以不使用,反正什麼時候注水都能發電。今多鑽幾口,未來不會卡電。手裏攥著一批發電機組,堪比手裏握著一批油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