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蒲公英軍團突襲事件第四後,在確定自己安全下來後,盧安(商衡)一直緊張的狀態緩和了下來,所以盧安主思維再次和商衡分思維,狀態分離。而注意力返回黔地的盧安,重新開始了在黔地的工作。
而當盧安主要注意力離開後,商衡分體,在這幾所擁有的的強超能場,以及被動預演也消失。
但是商衡這裏殘留了的超能場出現了較強的增長。具體如下
1:能力性質,非生命物質,任意部位出現粉碎。
:具體表現讓部分固體物質變成粉末。
:具體作用為雕刻。
4:能力範圍65立方米。
綜上所述,首先這是一個四級能力,第二這並非一個直接攻擊能力,稍加改造卻能顯現出極強的攻擊能力。第三這個能力的價值相當於最頂級的數控機床 。
該四級能力標準,商衡暫時對這個世界暴露。因為這個世界人們的思考方式,讓商衡(盧安)漸漸感到畏懼。
###
050年6月。由於聖靈教和歐洲陣營的不配合,以及亞洲方麵進行了強有力的支援,讓歐亞大陸上的戰局稍稍緩和。聖靈教進行了戰略性後撤。這種戰略後撤,將戰略壓力送給了歐洲。畢竟在北亞永凍土上戰鬥,對這個世界的強權們來,並無多大的意義。相對而言東歐戰場的戰略價值較大。所以歐洲方麵遭遇了巨大的戰略壓力。
當然這也是鄧雯對歐洲陣營的背信棄義的報複。鄧雯原本對中亞的鐵路線就沒有做出多少實質性威脅,現在更是幹脆利索的退出了中亞,這條戰略大動脈更加肆無忌憚的運作了起來。
歐亞上的戰爭,已經成為了地球上東西方兩大主文明,工業勢力的對拚。後工業時代生產力,在這個時代完全彰顯。
#
現在東歐大平原上一場超級坦克戰爆發,雙方投入的自行火炮,裝甲車,以及主戰坦克,總數超過了17萬
這麼龐大坦克戰爭,在數量上遠超二戰中任何一場戰役,在坦克質量上也都是極高的,大部分操作係統自動化,且整個裝甲集團信息化到了能夠看到每一輛坦克的視角的地步。而二戰僅僅是通過電話,和裝甲團各個戰車的觀察員來觀察坦克的情況。
這種信息化,讓戰爭變成了類似戰爭遊戲中的畫麵,最高指揮官可以清晰的知曉地圖上自己戰車的位置,
而且最高指揮官用不著像遊戲中玩家操心自己的微操。因為各個裝甲車內有智能係統,而每一個機械化連隊都有專門的人員進行控製。
這場大規模的戰役在二戰中,是由百萬人來控製的,在人數上可以是百萬大軍。但是在現在,亞洲陣營一方,參展人數僅僅隻有十二萬三千人。而直接在前線作戰的隻有六萬三千七百人。
人數之所以這麼低。
是因為智能化革命,每一輛戰車的內部的操作成員都是人工智能ai,而有一個坦克連隊(+++7=15輛車) 一共隻有五人,負責指揮坦克集群的戰術。而具體坦克的操作交給了智能ai。當然必要的時候人類士兵通過全息頭盔和ai坦克的操作界麵對接,接過坦克的操控權利。
在裝甲運兵車那裏,更是動用了數目龐大的ai,每一輛裝甲車內,所運輸的作戰班組,人類數量很少,大多數都是機械戰犬。
#
當然作戰的士兵數量減少,並不意味著戰爭死的人少,戰爭殘酷性減少。——隨著科技的發展,原先標準下的道德會越來越無力。
也就是,在一個世紀前能夠合理約束人類的道德標準,在這個級別科技下,道德變得非常無力。
#
一切的戰爭技術變革圍繞的都是讓殺戮變得更便捷。如果二戰的戰爭,士兵還有人性和獸性的掙紮,而現在對於機械軍團來這是不重要的,機械軍團雖然沒有獸性。但是可以毫不留情的為了解除一個威脅,對著一陣座大樓發射雲爆彈,且絲毫不理睬這個大樓中是否擁有平民。隨著二戰後的道德建立,世界不允許人類士兵的大規模屠殺平民。但是二戰後的道德,並沒有約束人類通過按電鈕的間接方式大規模殺害平民。
#
武器ai化在這個時代演繹了恐怖的場景。
也許武器開發商會宣稱自己的ai有平民識別程序。但是在實際戰鬥中,士兵們會為了有效的接觸可能的冷槍冷炮威脅,將這個平民識別程序給刪除。
在二十一世紀大規模殺戮,有時候除了雙方仇恨,更多的是兩個人類群體之間相互忽視對方的人權。
忽略一座城市裏的人需要水,隻注意到,這個城市的供水能讓守軍堅持,就可以將炸彈投入自來水廠。
忽略一個房子裏麵有婦孺,隻注意到,房屋可能是敵對武裝分子的掩體,就可以對房子投入汽油燃燒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