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 帝俄的困境(3 / 3)

而現在就算這部分較為緩和的要求,也讓帝俄內部產生對這次談判的協議內仍產生了巨大的抗拒。

#

習慣了過去的生產模式,帝俄上層,乃至整個國家國民,無法擺脫過去的思維桎梏。處於自身利益,帝俄現在想要過去分工模式。

但是在智能工匠時代,需要分什麼工?每個國家弄一種機器人然後承包一個工序?然後各國高層利己集團都坐著收錢?底層等待生產力發展後的高福利?——這是勞動?這是工作?如果這麼搞的話,根本看不出先進生產工具解放人類的效果,而是在滋養懶漢。

每一次 生產力和生產製度的變革,都代表著人類勞動更進一步的從體力轉向了腦力。對體力勞動要求降低,但是對腦力勞動的要求在不斷增高。現在人類腦力勞動的標準,要對對個行業的技術熟知。而製度上要加強各個行業規劃團隊的默契。最好各個行業團隊的人是重合的。而盤踞在各個行業的資本的,恰恰阻隔這種默契。

而按照過去全球化的模式,部分是你國負責,另一部分時候我國負責,每個行業每個國家都想著自己的利潤,怎麼能默契嘛?

#

而現在作為世界勞動人口最大的集群,現在直接將所有工業環節都吃下。而各個工會追求的利潤不是單一行業利潤,而是自己工會管理中,總產業鏈利潤。

這對世界上其他地區舊思維的產業經營者們來就是噩夢,如果開放全球市場,五星區的工業品直接會碾碎他們國內的市場,如果不開放市場本國的市場有太渺。產業經濟會越來越拮據,而拮據的經濟會讓,代表國力的軍事,科技研發,工業總產量,等指標縮減。

而對付東亞這個巨無霸,唯一的方法就是的全世界其他所有國家組成聯合貿易體係。將市場拚合起來。一體對抗的東亞。

不過,這樣一來,三戰是為啥打的?三戰前的全球化是本來就是東亞領導的。東亞遏製不住全球矛盾,各國之間的利益矛盾激化,全球化徹底破碎。現在想重新整合,東亞都做不到的事情,世界上各個國家都不可能做到。

聯合貿易體製,牽涉到各國內的相關產業的讓步。這些讓步會對一些國家國內部分利益集團進行毀滅的打擊。而這些利益集團或許隻占國內百分之三十,但是就算他們的力量隻占據國內經濟總量的百分之五,在毀滅前,也能給國家帶來足夠的破壞了。

例如如果歐洲和美國搞貿易聯合,農業是美國優勢生產成本低,那麼在這個聯合貿易中,歐洲農業就要讓步。真的敢這麼搞的,歐洲政府就等著國內農場主暴動。某項產業占據的經濟量,不代表在話語權上就任由其他話語權高的產業揉捏。

#

帝俄這種舊經濟的包袱,五星區不想接。除非這個舊經濟體是自己的國土範圍,五星區才不得不接,例如北都和南都。這兩個包袱盧安是接盤接的牢牢地。

#

而五星區奇跡協會給帝俄提供的經濟方案,是五星區打工。然後賺取利潤,刺激國內經濟活化,進行改革。但是奇跡協會的人根本沒有參考帝俄的國情。

且不帝俄的超能者集團會不會這麼聖母。就算這筆利益進入國內。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必然要降低國家國民福利的投入。普通人也不可能會淳樸的接受這種福利指標的降低。

所以奇跡協會的這個提議,傑克羅夫在議會上,提都沒有提。

#

帝俄的會議亂哄哄的開著,而六百公裏外,商衡通過投影細細的觀看著這個參會上的每個人,嘴角露出無語的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