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飛來的念頭(1 / 2)

第二天一早,才剛剛七點鍾,陳東輝就爬了起來。

洗漱完之後,隻有申小軍一個人起床了,楊慶方和崔京浩還在呼呼大睡。

昨天晚上,他們就對今天的時間做好了安排,陳東輝和申小軍一塊去看看青港有什麼掙錢的活可以做,楊慶方則拉著崔京浩一塊去逛街,看能不能買到一個好點的唱片機。

楊慶方也是聽他那個做倒爺的姐夫告訴他的,日本的索尼還有鬆下公司早就生產出了一種能放光碟的唱片機,那音質、那質感,比磁帶機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楊慶方雖然喜歡聽歌,但是對音質什麼的要求並不太高,所以當時隻是聽聽而已,根本就沒放心裏去,還是每天聽磁帶。

不過,昨天晚上,他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個女神,被陳雅晴那幾句《南海姑娘》陶醉的神魂顛倒,才突然想到了唱片機,然後就興致勃勃的要崔京浩陪他去逛逛街,買一台唱片機送給心目中的女神。

經過和崔京浩一起嫖過娼,楊慶方和崔京浩也算是有了所謂四大鐵:一起抗過槍,一起同過窗,一起嫖過娼 ,一起分過贓,其中的一個鐵關係,尤其是見識了崔京浩金槍不倒神功之後,對崔京浩十分佩服,而且心裏也多了很多親近。

他們約好,忙完之後,晚上六點鍾準時回來彙合,去對麵鄰居家吃飯。

陳東輝和申小軍在樓下的一個早餐店簡單吃了點早餐,就坐上一輛公交車,來到了青港市最大的港口——金沙江港口。

水產是青港的經濟支柱之一,金沙港則是青港水產中的支柱。

陳東輝雖然不知道金沙港在九十年代的概況如何,但是他卻知道,未來的金沙港將成為中國的億噸吞吐量大港口,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

靠海吃海,來這裏尋找生意,絕對沒錯。

金沙港不愧是青港最大的港口,在1990年,機械化就已經初具規模,不過,搬運之類的活還主要靠人工。

每天這裏都有大批的貨物從全國,甚至全世界運輸到這裏,同時,青港的水產品、農產品等特色產品也從這裏銷往全世界。

真的是人聲鼎沸,鼓樂喧天。

陳東輝和申小軍在這裏轉了半天,欣賞了一番大港口的魅力,但是卻沒有想到要做什麼生意好。

由於這裏有很多人都以下海捕撈水產品為生,所以申小軍跟陳東湖建議,反正四個人都有的是力氣,也可以搞條船出海捕撈水產品,想要出手應該很容易。如果能捕撈到珍稀的水產,更算是一筆橫財。

陳東輝卻不願意這麼做,靠捕魚掙錢,實在是太慢了。

而且弄條漁船下海捕撈水產品,也不像申小軍想象的這麼簡單。

先不說,他們幾個都沒有捕魚經驗,更不會開船,租一條配套有船員的漁船,加上柴油、補給等就是個大數字,他們這點錢根本不夠支付。

另外,漁船出海需要的各種證件、與其他捕魚船之間的複雜關係,出海後會遇到的各種意外情況,也很頭疼。

不過,就算上述條件全部滿足,陳東輝也不會去捕魚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樣掙錢太慢了。

在這個年代,想要快速掙錢,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做貿易。

很多有背景的人,在這個年代最常見的商業模式就是用類似於“投機倒把”的方式,通過“批條子”等手段,低價獲得稀缺資源和合同,然後再高價賣出,獲取暴利。

陳東輝沒有這樣的背景,隻好想別的辦法。

快到中午的時候,陳東輝和申小軍在海港外的一個小攤點買這裏特色的烤魷魚。

賣烤魷魚的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漢子,十分健談,聽出來陳東輝他們兩個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就跟他們聊了起來。

“兩個小兄弟,你們是外地來青港找工作的吧?”

“嗬嗬,是啊,老哥,青港現在發展的怎麼樣啊?”陳東輝熱情的攀談起來。

“唉!青港當然是發展的好啦!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外地人來青港找飯吃啊!不過,這裏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好,不好混啊!”老板熟練的用鐵板擠壓魷魚腳,頗有感慨的說道。

“嗬嗬,怎麼說?”

老板抬頭看了一眼陳東輝,說道:“你看我是個擺攤賣烤魷魚的?其實,我告訴你,我其實也是捧鐵飯碗的!媽的,就是鐵飯碗不管用了,還他媽的摔癟了!喏,魷魚好了!”

陳東輝接過一把魷魚,抽了一根,然後把剩餘的遞給楊慶方。

“嗯,這魷魚不錯!”陳東輝咬了兩口,口感鮮嫩,沒有油漬味道,確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