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和神風皇朝的傷亡相比,卻又顯得微不足道。
明知眾大臣是借此機會奪權,但淩峰卻是無可奈何。
神風皇朝軍隊可分為六派,淩峰保皇一派最強,有著一億五千萬之眾,南宮家族,武家兩大軍旅世家次之,各掌兵一億兩千萬,再之後便是原左相西門廣原一派,有著一億大軍,最後一億由傅家,文家各占一半。
本來得知淩落天與龍城有關,不少永平,青陽一黨大臣都想反水投靠淩落天,就連孫陽內心也發生了動搖。
隻是事無絕對,在看到淩落雪率大軍節節敗退,死傷慘重的情況下,淩落天依舊沒有出現,這些人不免又報了僥幸心理。
暗想淩落天在如此危機時刻都不出現,是不是出了什麼意外?
再加上此時,永平王,青陽王再次派特使前來,帶來消息,隻要自己能讓其坐上兵馬大元帥之位,他便有辦法讓光明帝國退兵。
一時間這些大臣再次搖擺不定,直到南宮一派方,西門一派軍方傳來消息誓死效忠永平,青陽王,這些人再次加入了逼迫淩峰的行列。
要知道現在前線現在之所以節節敗退,是因為僅有三億多大軍,而西門一派,南宮一派的兩億兩千萬大軍卻以糧草不足,軍需不夠為由,遲遲沒有奔赴前線。
淩峰雖是皇帝,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也無法憑權勢而壓迫兩方。
假如永平青陽王能掌兵,這些問題便都不會存在,兩方肯定會火速趕到前線,多幾億大軍,勝算也能多了不少。
加上兩人曾經承諾,有辦法使光明帝國退兵,雖不知是何計策,但孫陽也不便多問,隻是照兩人吩咐,集結眾多大臣,再次逼迫淩峰讓權。
至於淩落天,不要說今日不再,就是他日回來,有龍城撐腰,自己等人也有辦法對付他。
當然,這都是淩鼎,淩飛心中所想,至於他們的底氣到底源自哪裏,恐怕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眾愛卿,此時正值國家危難,大公主,武老將軍在前線抗敵,若是貿然換帥,恐怕會動搖軍心吧!”
淩峰緩緩說道
此時不要說他不同意,恐怕就是他同意,前線三軍將士也不同意。
南宮,西門兩派士兵支持他們主子,難道人家武家嫡係就會當叛徒嗎?
“皇上此言差矣!”
金鑾大殿之上,孫陽一步踏出,朝著淩峰行了一禮,娓娓道來
“若是大公主,武將軍率領大軍接連勝利,打得光明帝國節節敗退,抬不起頭,老臣自然不會提議換帥,隻是以如今情形,結果顯然不盡如意。
武老將軍雖然久經沙場,有多年戰役經驗,但畢竟已年老體弱,跟不上年輕人步伐。
大公主雖然年青,但卻因是女子,從未有過行軍經驗,初一經曆戰場,便遇光明帝國強敵,不免會心生畏懼。
而永平王,青陽王雖然曾有謀逆,但兩人本就同為皇胄,謀逆不過是為皇位之爭,這本就是皇上家事,老臣等本不應該多嘴。
但如今乃國家之危,百姓之難,皇上又何必計較區區過錯,重要的是兩人都有過軍旅經驗,加上又皇胄身份,在軍中頗有聲望。
到時不僅不會動搖軍心,反而會讓軍心更加振奮,說不定更會因此反敗為勝,一鼓作氣將光明大軍驅逐,奪回邊境十七城,為千萬百姓,軍士報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