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太平洋巨變(1 / 2)

突然發生了這一係列驚人的變化以及不斷出現的新情況,讓指揮官郝瀚內心狂震,可在他臉上的表情依然保持著平靜,並迅速下達了指令。

“立即通過黑客技術截取這個星球的詳細地圖,以前的地圖和現在的圖形都要,以便對比。並派出無人機對周邊海島進行偵查、拍照。另外,立即在艦隊的上空開啟屏蔽措施。”

所謂屏蔽技術也是二十一世紀中後葉共和國研製的最新科技,比起隱身技術強大多了。

無人機迅速出動,前去偵察、拍照,航母上軟件工程師也完成了任務,從這個星球上盜取相關地圖,也從天上的衛星截取現有的信息,傳回來的圖像對比讓郝瀚大吃一驚。

從衛星截取的地圖上看這裏確實是陸地,不過,與原來的地圖相比較,太平洋的麵貌已經變得麵目全非了!

麵前的陸地是由一片群島組成的,其中最大的兩個主島呈八字形,左麵一撇沿著九段線方向延伸向西南,兩島嶼中間斷裂出現一段海溝,右麵一撇幾乎成六十度斜指太平洋,周圍布滿大大小小的島嶼伸向太平洋。

新出現的兩個主島島嶼再加上大大小小的群島星羅棋布,陸地麵積大約三十多萬平方公裏。

按照原地圖,再往東北方向才應該是菲島的主島,而圖上的菲島的位置變了,發生了一定的位移。

長條形的巴臘旺以及一些其他島嶼沉沒了,新的島嶼隆起,與右邊一撇的島嶼很近,而且是淺海相接。

菲島的主島發生了較大的位移,向東轉移動到了更接近台島的位置,麵積比原來的寶島大不了多少。

不光是菲島,除了馬來半島發生部分位移,端部改為向東延伸,但變化不太大。

艦隊所在的島嶼與尼西島隔海相望,按照緯度來看,尼西島已經脫離了原來的位置。

尼西島南麵諸多太平洋島嶼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旋轉和位移。確切地說,應該是被新隆起的島嶼擠壓向南部位移。

馬六甲海峽沒有了,南麵的海麵變得寬闊起來。

甚至,有些島嶼沒有了,沉沒到了海底,或者被新隆起的島嶼所替代。

北麵,南越北半部沉沒,陸地變成了海,隻剩下南部大約一半的麵積,不過,南越的南部陸地向海洋位延伸了近百裏。

往太平洋南部遠處看,關島也消失了。至於米國太平洋艦隊,嘿嘿,估計凶多吉少,在這種災難麵前,再強大的艦隊也變成了紙糊的一樣。

東北部的日木國,九州島以西的島嶼全沒有了,也就是說包括衝繩島在內的島嶼全都沒有了。偶買糕的,可憐的米國太平洋基地幾乎全軍覆沒了。

東北亞半島向東北方向位移,部分陸地成為海洋,致使東北亞半島麵積小了很多。

“報告司令,整個艦隊已經抵達陸地邊緣,是否可以登陸,請司令指示。”

“迅速查找艦隊最佳停泊位置,整個船隊立即靠岸停泊。”

“是,查找停泊位置,艦隊準備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