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炮是利用電磁發射技術製成的一種先進動能殺傷武器。到它,人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科幻影片和科幻遊戲中的那種炫酷的軍用裝備,不管是電磁槍還是電磁炮,都是滿滿的科技感。
其實它一點也不炫酷,早在二十世紀初,一些科學家就發明出了電磁炮,那麼它的理論研究就更早了,而且它的結構也相當的簡單,主要由能源和加速器,還有開關組成。嗯,沒了。
電磁炮之所以被這麼看好,就是因為電磁推動力大,可以把彈丸的速度推到一個相當可怕的速度上。
同時由於電磁力非常的均勻,而且容易控製,這樣使得彈丸穩定性非常好。
而且電磁炮在發射時不產生火焰和煙霧,也不產生衝擊波,所以它的隱蔽性也非常好。
然後它可根據目標性質和射程的遠近,來快速調節電磁力的大,從而控製彈丸的發射能量。
最後就是比較經濟了,與常規武器比較,火炮發射藥產生每焦耳能量需要的費用,可比電磁炮需要的費用要多得多。如果與其他在發展的太空武器相比,電磁炮就更經濟實惠了。
根據電磁炮的速度和射程,人們可以把它用於基反導係統、用於防空係統、用於反裝甲武器、用於改裝常規火炮、用於裝備炮兵部隊、用於裝備海軍艦艇等等地方。
當然,上邊的這麼一大堆的好處,都是在科技足夠發達的基礎上才會產生的好處。
事實上,現實中的一些國家也一直在研究電磁炮,電磁炮發射的速度、射程、威力都很讓人欣喜,但是各種的問題也是讓人累覺不愛。
現在的電磁炮體積都太過巨大,因為材料、能源的問題,如果造了就沒有威力了,但是炮的體積都造這麼大了,那他的載體就隻能更大了,所以現在的它隻能當陸基炮台,或者裝在萬噸戰艦上。
而且由於巨量的能源消耗問題,也隻有在地麵上才能供給它源源不斷的能量,就算裝在萬噸戰艦上,戰艦所攜帶的能源也就勉強維持它的消耗,因為它每發射一次,那消耗的能量簡直讓人心碎。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炮管容易被燒毀、熔斷,並且由於技術不過關,還要火藥進行二次加速,那聲勢可一點也不比傳統火炮隱蔽到哪裏。
所以那些優點,都是在科技足夠發達的時候產生的優點,現在的話,想想都心累。
隻是科學研究跟能不能用於實戰,那是兩碼事,現在的科技發展還沒有達到電磁炮用於實戰的水平,但是以後的科技發展就不一定了,如果你現在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研究,那這一方麵的科技就永遠不會發展。
就像當初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米國和毛熊兩個超級大國的戰略核武器數量和質量都處於均勢,走入軍備競賽的死胡同時,米國開始了“星球大戰”計劃,聲稱要建立空間武器係統來對付敵國,其實隻是米國政府為了拖垮毛熊而采取的一種宣傳手段。
但是當毛熊被拖垮,米國也連年財政赤字的情況下,米國剔除了一些真正的忽悠計劃,這麼多年的拚命競賽還是收獲了不少好東西的,包括火箭技術、航技術、高能激光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高新技術,在軍用轉民用後,很快的就促進了米國的經濟發展,並且依靠這些高技術群的發展,也造成了米國在經濟、軍事、科學技術等方麵的領先和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