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實驗室中,董晨坐在電腦椅上一邊看著眼前的七個草圖方案,一邊對比一號生成的方案數據,不時的還用手在幾個屏幕上點點畫畫,刪掉一些數據並重新添加一些數據,然後再讓一號做模擬實驗,直到最後董晨看著其中的一個機器人方案點點頭。
“一號,儲存二號機器人方案,其他的都刪掉吧。”董晨吩咐一號道。
“好的,先生,二號方案已經儲存,其餘方案已刪除。D打印機已連接,是否需要打印?請注意,由於D打印機性能限製,部分零件無法打印,請連接其他先進型號打印機或對目前打印機進行升級。”一號提醒道。
“嗯,我再看看,暫時不打印,你先把這套方案的所有零件建模單獨列出來,建立一個單獨的文件夾,我會用到。”董晨一邊看著剩餘的那套機器人結構圖一邊跟一號到。
“好的,先生。單獨零件建模生成中……,已生成,儲存中……,已儲……”
隨著一號的彙報聲,董晨也基本上看完了這一台機器人的所有資料,之所以刪除其他的六個方案,是因為設計有很大的缺陷,他最開始進行設計的時候,輻射世界的完整機器人經驗和現實世界的一些經驗都被他參考過。
當然,輻射世界參考的更多是機器人完整的設計思路,畢竟輻射世界的技術已經相當先進,機器人也發展了很多代,他們有完整的技術發展脈絡,可以讓董晨避開很多弊端,這也是董晨在幾個時之內設計出七款大同異,並且完成度非常高的機器人方案的原因。
現實世界的參考主要就集中在顏值這一塊了,畢竟作為一個現代人,輻射世界的那種機器人外形設計風格實在是有點怪異,而現實世界作為一個看臉的時代,技術先放一邊不談,單就那未來風和科幻風的射擊,就要甩輻射世界好幾條街,機器人也是要有顏值的,這都是那些科幻大觸的功勞。
而董晨主要參考的就是一些科幻類的影視作品,畢竟一些插畫和遊戲建模什麼的,主要偏向於炫酷和美感,實用性和合理性倒是經常被扔到一邊,科幻影視作品則不一樣,它們在兼顧顏值的同時,結構合理性也是要考慮的,畢竟在觀眾看電影的過程中,發現這個關節明顯轉不過去,結果電影中愣是給轉過去了,那就等著挨罵吧。
那六個被刪掉的方案,雖然經過修改都基本能成立,造出來的機器人也能用,但是都不太符合董晨的理想方案,比如六號方案,它就是根據電影《機械公敵》中的機器人進行設計的,隻是它的特征是模仿人類,它的麵部設計的更像人類,連它的驅動方式類似於人類,它用的是電子肌肉進行收縮來產生力量,從而帶動手腳的活動,隻是這麼一來他的結構就相對而言顯得脆弱了,畢竟電子肌肉的防禦力比不上鋼鐵,而且他的防護措施也非常的簡陋,因為麵部要模仿人類的表情動作,所以不能采用硬度過高的材料,頭部的防護也是異常脆弱。
而且那個半透明的光頭也不好看,還有奇怪的是董晨拿機器人用來當助手的,為什麼老是強調防禦性呢,難道是某個聲音的在默默的召喚?董晨趕緊搖搖頭甩掉這個想法。
其他的要不是從性能出發而沒有進行工業設計,雖然性能優越,但是太醜了,所以斃掉。還有的類似終結者那種金屬骷髏,霸氣是霸氣,但是有點嚇人,而且他也不想一個骷髏在自己身邊來回轉悠,包上肌肉組織和皮膚之後雖然是好點,但是機械感就完全沒有了,還怎麼裝……先進的機器人,讓人驚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