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基地進展(2 / 2)

這還是董晨第一次來這裏,此時董晨邊走邊看著一號在眼鏡上顯示的各種數據,上邊顯示的各種材料已經用盡,不管是用來製備土壤黏合加固溶液的試劑,還是各種替換零件,還是接下來需要的各種建材,都需要董晨往這裏運了。

也辛虧這裏靠海,隻要往海邊鑽一條隧道就有源源不斷的水源可以用,然後再經過過濾就可以供溶液配置需要了,而且由於土壤加固溶液的原因,還讓董晨省了大量的水泥,無疑是減少了董晨的一部分工作,因為這一切的東西都是要讓董晨一點點的搬出來的,除非他想讓人知道他在這裏建了一座地下基地。

董晨好奇的走到牆邊摸了摸經過加固的牆壁,感覺是異常的堅實,根據資料顯示,經過它的強化,土壤強度可以達到普通鋼材的70%左右,這些土壤經過強化之後,顏色會變得比原先的顏色稍淡一些,董晨四周看了看,明顯得看到靠近海洋的一麵有幾個未被加固的地方,那裏是留出來做出口的地方。

因為目前為止這個基地隻有一個出口,那就是董晨的實驗室,而且出入口直徑還非常的,前期往裏邊送點零件和機械都費勁,就更別後期製造的大型設備了,陸地上不好辦,就隻能朝著海洋想辦法了。

隻要從這裏向海洋中延伸幾百米,水深普遍就可以達到兩百多米,更何況經過董晨對附近大陸架的掃描,他還發現了一條比較深的海縫,光靠近大陸的海縫起點水深就達到了四百多米。這裏是由於遠古的地質變化形成的一條延伸向大洋的海縫,其靠近陸地的一邊更是形成了一段一百多米寬的斷崖崖麵,這簡直就是為董晨的基地量身定做的出入口。

董晨還可以考慮發展一下造船業,直接把他旁邊的那個半死不活的造船廠買下來,然後可以擴建一下船塢,直接在那裏也開個水下出入口,而且造船業也屬於重工,買下來也無可厚非,要是到了以後國家政策開放了,不定還可以承包國家的戰艦與航母建造任務,不過依照國內的國情發展,可能性不是很大,除非是發生了什麼非常規的事情。

隻是不知道,如果他要是隻研發和製造除武器之外的設備行不行,就是整體的船體、能源、推進、雷達等等一切設備由他製造完成,然後留出相應的武器端口,完工後所有的武器由國家自己配備與安裝。不知道這樣的成功率會不會大一些。

董晨覺得這件事是大有可為的,畢竟這個地方追求穩定,一切武器都被管製的很嚴格,但是隻要不觸碰武器,其他的還都是比較好的,看來等有機會了要好好的和局座討論一下這個事情。隻是想到這個問題,董晨就想起來局座還把他的一台飛行滑板拿走了呢,不知道現在有沒有論證結束,還是有其他的大事忙,把自己的飛行滑板事情給忘了。

畢竟軍用飛行滑板的價格可不便宜,隻能作為特種用途的裝備,雖然性能優越,但是又不能全軍裝備,屬於戰術而不是戰略裝備,而且使用也受種種限製,如果你要突襲對方的首都,沒有好的運輸機把你運過去,那你也是歇菜。所以它對整個軍方來還真不是一件大事,對與他們來,航母、軍艦、導彈、戰鬥機等等,這才是重要的事情。

董晨真是越想事越多,搖搖頭散去現在的想法,看著這空曠的地下基地,他現在怎麼把材料和設備從遊戲世界中大宗的運出來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