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左右兩側也是一些製造廠,比如衛星、飛行器、航海器模塊等等比較大型的物品的製造廠,這樣緊鄰著出口,運輸會非常方便。
廣場的正前方是那五座大船塢了,這裏也是建造潛航器主體的地方,船塢非常大,高度也很高。別造一般的潛艇了,就算是造比航母還大的東西都夠了。
緊鄰這船塢的後邊就是五個大水槽了,五個水槽連著同一條水道,而這條水道就是出口了,外邊就是幾百米深的海洋了。
所以,這裏既是船舶製造廠也是碼頭,航海器在船塢中製造完畢之後,就會直接進到後邊的水槽中,也就是碼頭,然後通過水道,直接就可以進到海洋中了。
而海水通過水道進入到這五個水槽中,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然後通過合理的設計,海水並不會溢出來,所以五個完美的海底碼頭就出現了。
看著正在忙碌的那些機器人,這個基地再有幾也就全部完成了,所以有關潛艇、水下器械的資料也就該搜集了,還有火箭、飛行器和衛星什麼的資料也要搜集。
不過現在不著急,一會頭盔就要完成了,頭盔完成後趕緊給高澤他們送過去,然後就可以全心全意的做自己的事情了。
科技公司那邊的頭盔雖然原型機已經出來了,而且一直在進行內部測試,但是商業物品想要投入市場,還要做大量的事情才可以。
遊戲也不著急,故事大綱、人設、遊戲體係等等,也不是一兩能完成的,所以短時間內應該是沒人打擾了。
所以董晨就溜達著來到了上邊的調度室,他打算看看出口外邊的是什麼樣的,原先要建基地的時候,也就大概的看了一下,現在出口已經建設完畢,一號往外邊派遣了一些探測器“站崗”兼掃描地形,所以董晨就可以一窺外邊的全貌了。
當然,這裏的全貌指的是D建模,幾百米深的海水下邊可是什麼都看不見,開個燈也就照一片,毛用沒有。
董晨來到調度室之後,一邊的聯屏顯示器上已經顯示出了他要看的東西,通過放出去的探測器發回的精確數據,一號已經對出口附近做了精確的建模。
由於深海沒有光和作用,所以沒有淺海的那麼豐富多彩的海底植物,隻是有一些藻類什麼的,其他的就是一些難看的珊瑚礁、石頭,挺單調的。
而一些探測器拍到的真實視頻也證實了這一點,甚至還拍到了一些深海的魚類,有的都不能叫魚類,叫深海生物還差不多,它們因為巨大的水壓都長的奇形怪狀的。
看了一會董晨就沒興趣了,因為是真的什麼看頭,深海生物什麼的來回遊動,隨意建模的時候就沒有它們,單調的石頭看一分鍾就夠了。
什麼時候把整個地球的海底模型都建出來,那才帶勁呢。還有陸地上的東西,也都要建出來。一個完整的、清晰的地球模型那看起來才有意思。
對了,還要把深海的礦產資源都探測出來,然後進行深海挖礦,自己可不能再幹什麼“搬運工”了,自己一個大BSS搬運原材料也是沒誰了。
已經被人類探測到的深海礦咱可以不動,那些沒發現的就歸我了。
嗯,就這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