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晨的烹飪技術很好,一頓熱氣騰騰的飯菜隻要一會就做好了。
是要做一頓大餐犒勞自己,其實還是很簡單的,畢竟食材有限,以後還要吃,能省一點是一點。
做飯的時候,那些磁帶、磁盤什麼的已經被他放進了格式轉換的設備裏邊,防輻射頭盔的的視頻錄像也被他導了出來。
所以現在他一邊看著錄像一邊吃著飯,看著潛艇裏的各種設備,看著那些有微微鏽跡的飛行器真是眼饞不已,但是想要把它們弄出來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首先現在的潛艇是在水下的,雖然不是特別深,隻有不到十米的樣子,可是飛機和導彈是不一樣的,導彈那樣的圓柱體結構簡單,從水下發射是可以的。
但是飛機就不一樣了,不僅結構複雜,而且防水性也不能做的和導彈那樣,所以要想把飛機弄出來,第一步就先要把潛艇完全的浮上來。
等潛艇浮上來之後,那麼不管是彈射出來還是直接打開機庫取出來,都是可以考慮的。
其實還是直接從機庫中取出來比較靠譜,因為董晨在機庫中晃悠的時候發現機庫的上方是可以打開的,等潛艇上浮之後,機庫門會露出水麵,所以機庫不僅僅是裝飛機的地方,也是潛艇獲得補給的地方。
等潛艇的動力恢複之後,隻要把它開到岸邊,找一個有龍門吊的地方就可以把飛機全部取出來了。
不是彈射不靠譜,而是因為他沒有飛行員,他隻有一個人,那些什麼加注燃料、移動、塞進電磁彈射器、彈射、飛行、指揮等等的一連串的事情,他一個人可做不來,而且在城市廢墟裏停戰鬥機,這想想就太玄幻了。
連個稍微平整點的街道都沒有,更別完好的機場跑道了。
但是想想那片海灣的糟糕情況,董晨就有點撓頭,那裏大多是造船廠和修船廠,龍門吊是不少,但是都不能用,也不知道能不能修好。而且各種廢船都堵在、沉在、堆在海港裏,要想把它們都清理處出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所以這麼想的話,把整艘潛艇開回現實世界好像是最輕鬆的,現實世界的地下基地也弄的差不多了,出入口的那個碼頭中什麼設備都有,想怎麼弄都行。
不過這開回去不一定有用,它適合這個輻射世界,但是不一定適合現實世界,就跟南方跟北方還有水土不服呢,更別兩個世界了。
這也是董晨不直接用輻射世界的技術一樣,每次利用輻射世界的科技,他都要根據現實世界的技術做出改變。
就像潛艇裏那種上個世紀的布置,董晨就有點接受不了,那密密麻麻的儀表、按鈕、指示燈,絕對能看的他想哭,而且裏邊的飛機座艙也是那樣,全都是上個世紀的布置,這讓適應了現在的液晶屏和一鍵開機的董晨怎麼接受。
所以這潛艇就算是開回了現實世界也是放在基地裏,要不是被研究,要不就是研究後被拆掉回收原料,還有它上邊的飛機也一樣。
反正董晨是不會開出去浪的,要開也是開自己造的。
不過不管要幹什麼,都要先把這艘潛艇修好才行,哪怕是修不好,也要先讓它動起來,隻有讓它動起來,才能進行以後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