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變反應裝置就相當於一個爐子,那麼核燃料就相當於煤。
這個比喻基本沒毛病,但是這個東西感覺就是……別扭。
因為這個作為核燃料東西,不是核聚變反應裝置專用的核燃料,而是從核彈裏拆下來的戰鬥部件。
這……雖然維修手冊裏邊明確標明了這個戰鬥部件可以用作核聚變燃料,但是董晨總覺得這就像是往火爐裏邊扔炸藥一樣。
雖然核彈的爆炸條件蠻苛刻的,但是這是人類的一種條件反射,嗯,心理問題。
董晨現在就拿著維修手冊來到了彈藥艙,看著那個比自己還大的核彈,他還真不想對這個東西進行操作。
人類對於核彈的認知基本上就是那一朵大蘑菇,還有大蘑菇消失之後的廢墟和慘樣,董晨雖然在現實世界沒見過那種慘樣,也就是在一些音像製品中見過影像,但是這個世界可是讓他實地見了一個遍。
尤其是這個場景就是這艘潛艇造成的,準確是他麵前這枚核彈的兄弟姐妹們造成的。
又看了看維修手冊上那標注著100%安全的字樣,董晨才按著維修手冊上的程序操作了幾下,打開了核彈上的戰鬥部件。
這個世界是矛盾的,先進與複古式並存的,複雜與簡單也是共同存在的,隻打開了一扇金屬護板,董晨就看見了一枚核彈最核心的部分。
看著靜靜的待在那裏的管狀體,董晨急忙把維修手冊塞進自己的口袋裏,然後心翼翼的用雙手把那管核燃料取了出來,看著手中這手臂長短的不知名金屬製成的能量管,董晨是真心的無語。
雖設計成統一尺寸對後勤很友善,但是這又當核彈又當燃料的東西,總是讓人心裏不舒服。
相信在現實世界給核反應堆加注燃料的時候,那些工作人員一定也很緊張。
這東西又不是機關槍的子彈,突突突一分鍾能打出去幾千上萬發,消耗根本就沒那麼大,一艘核潛艇補給一次彈頭和燃料能用幾十年的時間,而且核彈頭可能連用的機會都沒有。
有那抓破腦袋搞設計的時間,直接在潛艇上多準備幾管燃料不就行了,這艘潛艇00米長,不差那點地方。
無奈的董晨帶著那管燃料又回到能源室,重新打開核聚變反應裝置的能源接口,然後把那管燃料心的塞了進去。
看著那管從核彈頭上拆下來的東西嚴絲合縫的裝了進去,董晨總有一種“焊雷管鋸燈泡”的奇葩心情。
在確定裝填完畢之後,董晨來到外邊的操作台,按照維修手冊上的步驟重啟了核聚變反應裝置。
隨著一震極低的嗡鳴聲,董晨的電磁感知就感覺到能源室中一股強大的能量開始運轉,而他的眼睛也看到能源室中幾根黑暗的圓柱亮起了藍色的光芒,核聚變反應裝置中的一些部件也運轉了起來。
看著操作台上連接著核聚變反應堆的能量顯示表,看著那指針從0開始轉動,一直轉到了100才停下來。
直到指針穩定在100的位置上,董晨按照維修手冊上的流程檢查了各個部分的壓力也正常,看了看各個部分運行也正常,這才算是稍稍放了點心。
董晨找了一張椅子坐下來,看著眼前操作台上各種指針和指示燈的變化,按照維修手冊上的法,在這座反應堆重啟的十五分鍾內是要特別注意的,所以他要等一等,等它徹底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