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
這句話對於我大吃貨帝國的吃貨來可不僅僅是而已,我們也是老老實實的按照這句話去做的,而且做的還相當的好。
我們發明了幾個國家級別的著名大菜係,還有數不清的地方著名菜係,眾多的少數民族也有自己的特殊菜係,我們還有十幾億的家常拿手菜。
我們甚至還有辣條這個大殺器。
心情不好?去吃飯吧!
我要減肥!再吃最後一頓!
災難會過去的,吃頓好的安安心吧!
生日,把大家找來吃一頓吧!
喜事,把大家找來吃一頓吧!
白事,把大家找來吃一頓吧!
我們把自己國家特有的物種吃成了瀕危物種,然後就把主意打到了國外,所以我們想到了“引進”。
對於這種情況,其他國家是很謹慎的,因為一個不心就會造成物種入侵,那對於本地物種來可是是一種巨大的災難。
但是,關於對“物種入侵”的這個定義,我們標準與世界標準好像是有著巨大的差異的。
世界標準下的物種入侵是由於入侵的物種沒有敵,導致其大肆繁殖以至於造成生態失衡,我們標準下的物種入侵似乎是由於入侵的物種……不能吃?
所以眾多有著“肉質鮮美”、“很好吃”之類標簽的“入侵物種”硬是被吃成了“瀕危物種”,然後得到了人工養殖的待遇。
就算是不好吃的東西,也可以給豬吃,然後連豬都覺得不好吃的,還可以拿來入藥。
可憐見!它們可是凶猛的入侵物種,它們是來破壞平衡的,給他們一點入侵物種的尊嚴好不好?!
沒見我們的鯉魚兄弟嗎?它們才叫凶猛的外來入侵物種啊,虐的那些被入侵國家不要不要的。
這些話雖然有點誇張,但是也可見大吃貨帝國對於吃的態度了。
而董晨也將這種事運用到了極致,高智能的、酷炫的人形機器人來這裏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種地,當一個農業機器人。
簡直就是不幹正事。
不過董晨倒是挺愉快的,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這些ZS001種出來的糧食和蔬菜可是相當有用的,董晨也是吃的很開心,不用再考慮什麼“省著吃”之類的是事情。
由於這裏些東西都不是現實世界的蔬菜和糧食,所以也不能用現實的眼光來看,它們可以是現實世界一直在追求的東西。
它們都是學院專門改良的農作物,專門應對以後的“重返地麵”計劃。
核戰後的土地是被汙染的土地,他們也隻能對土壤做到大致的輻射降解,但是想要恢複原樣就不可能了,成本太高,高到一點也不劃算。
所以這些作物對土地質量的要求一般,加上萬年宅們專門研製的營養肥料,可以讓產量很高,質量也不錯,而且生長的周期也很短,可是很快的成熟食用。
董晨隻等了不到一個月,這些新鮮的食材就加進了他的新菜譜,從一成不變的罐頭產品,變成了各種炒菜,還有煎、燒、燜、焗、扒、烤、熏、燉、熬、煮、蒸、涮等等,巴拉巴拉數不清。
這種新鮮的蔬菜配上那些肉罐頭,吃起來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作為糧食的作物要時間稍長一些,但是也沒有讓董晨多等,僅僅兩個月也加入了他的豪華菜譜,不管是蒸饅頭、烤麵包、包包子、煮餃子,還是熬棒子麵粥,都讓董晨吃的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