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對方的模擬形象之後,董晨直接就愣了。
“哥……哥斯拉?”
不是董晨瞎,而是屏幕中的生物形象不得不讓他往這方麵想。
由於它是在海裏,所以呈現的是遊泳姿態,它的前肢和後肢都基本的向後貼在身上,尾巴的後半部分漸漸變成了豎立的扁平狀,可見它的前進是靠身體和尾巴的扭動。
遊動的動作像是鱷魚,外形也有幾分相似,全身擁有鱷魚一樣的角質甲片,背上也有骨質的背鰭,不過要比鱷魚的大很多,並且看起來更加的堅硬。
不過四肢的比例不像鱷魚,它的後肢明顯要粗壯很多,這樣看起來的話又有些像霸王龍之類的食肉性恐龍,不過它的前肢也不像霸王空那麼,明顯有戰鬥力的多。
還有它那長達8米的體型,不得不讓人想到“哥斯拉”這個詞。
不過相對於傳統意義上的日國哥斯拉,它更像是那隻不被日國承認的,由受核輻射照射的蜥蜴變成的米國哥斯拉。
在董晨還在看這東西的形狀的時候,前進號智能又道,“艦長先生,目標生物信號匹配完畢,請查看。”
聽見這話,董晨又看向旁邊匹配數據。
名稱一欄是空著的,明不是現在存在的物種,也不是有記錄的古生物,而是一個新物種。
接下來排在第一位的是蜥蜴,生命信號相似度為7%。
再然後是鱷魚,相似度0%。
還有%蛇、龜等爬行動物的生命信號相似度,5%的海洋生物生命信號相似度。
該生物體內檢測到放射性物質。
該生物身體內部檢測到電子裝置。
董晨越看這些信息,就覺的這頭生物越像哥斯拉,尤其是看到後邊那句體內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時候,就覺得沒跑了。
不過看到最後一句,這頭生物的身上還有電子裝置,董晨就就又有點不懂了。
點了一下最後一句話,屏幕上立即彈出來一個彈窗。
董晨看完了彈窗中的內容之後才知道,這頭生物身上的電子裝置還不是一處,而是兩處。
一處是在一根背脊上,從發射的信號類型來分析,應該是定位裝置。
另一處就有意思了,在腦袋上,而且好像是用來發布命令的。
因為在前進號的探測籠罩範圍之內,它再次拐了兩次方向,每次改變方向的時候,腦袋上的電子裝置都會發出信號。
信號沒有實際內容,隻是單純的信號,隻是信號長短不一樣,就像是在利用長期的條件反射控製寵物一樣。
這就是有意思的情況了。
如果隻有一個定位裝置的話,那還能是被人意外發現,然後覺得有意思就打上了定位裝置進行跟蹤研究。
現實世界的一些海洋生物研究所或海洋生物保護組織就這麼幹過。
不過現在明顯是被人控製著,這就不得不讓人想一些其他的東西了。
而且看這家夥的體型和外形,很有可能就是被基因技術製造出來的,而且還被放射性物質照射引發的良性基因突變,要不然不可能長成這樣,還長這麼大。
這讓董晨想到人造生物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