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那些剛感歎完的人又再次感歎。
哎,這世界的變化真他喵的快,不用幾年了,明年估計就玩上了。
這信息稿新聞媒體早就寫好了,隻是多準備幾份不同的而已,隻待機器人登頂的結果。
機器人沒有讓他們失望,讓他們把那份排在了第一的新聞稿發了出去。
“真正的商業化智能機器人時代來臨了!”
“世界的中心重回亞洲,世界的目光聚焦華國!”
“成長任務:綻放科技的璀璨光華!”
外界的紛紛擾擾沒有打擾到機器人的實驗團隊,這最後一班崗還是要站好的。
這上山不好走,下山就更不好走了。
加上山的過程中機器人各個帶故障,下山可是廢了一番勁,磕碰也不少。
實驗車裏的很多監控儀器都在響著警報。
把那些帶隊的登山人員也是看的都心疼了。
雖不用像人一樣在乎“死活”,到時候把零件換換修修,十八個時之後又是一條好機器人。
但是這得多少錢啊。
估計比雇傭他們的雇傭費還貴。
等機器人再次從珠穆朗瑪峰下來之後,董晨他們才發現機器人們的損壞程度比他們預想的要大得多。
雖然沒一個死……機的,但是機體損壞確實不少。
不機體損壞的,有一台機器人的衣服都被劃了一個大口子,負責直播的人趕緊上打上了萬惡的馬賽克,才沒至於在幾億人麵前露點。
看的直播前的那些人心疼不已。
心疼機器人的損壞。
那可都是他們的“老婆”和“老公”。
明明隻是家用的家政服務型機器人,登什麼珠穆朗瑪峰,看把機器人給摔的。
在機器人被實驗人員們收納進實驗車重新檢查和維修之後,在場的記者們就很有眼力的圍了過來。
在後邊跟車的可不光是吃瓜群眾,還有一些媒體方麵的人馬,這麼大的新聞,誰不想蹭一蹭。
見那位主管此次實驗的金部長要話,他們馬上圍了上來。
金言明這些的經曆已經讓他可以從容的麵對這些鏡頭了,他隻是簡單了感謝的話和感慨的話就宣布此次的實驗圓滿成功。
至於網友和記者們最關心的商業化發售日期和價格問題,他則是讓大家繼續關注消息就可以了。
不過他還是給了一個大致的時間,如果進展順利的話,明年就可以見到它的產品發布會了。
對此,很多人都保持著期待。
離開海上市已經半個月有餘,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了,而那些跟來的人果然做了不同的選擇。
在董晨他們收拾裝備的時候,那些新聞媒體早就完成任務走了。
而那些跟來的吃瓜群眾們本就閑的蛋疼,要不然也不會一跟就是半個月,他們則是選擇了在藏地再逛逛。
既然都來了,怎麼能不好好的吃一吃這裏的特產,吃完怎麼能不再帶點回去。
………………
回去的路上,荒蕪的藏地高原上又下起了雪,使得本來就沒有多少月亮的夜晚更黑了。
為了安全起見,負責車隊行車安全的隊長就命令車隊靠邊停了車,等亮了再走。
其實,以現在的路況和他們車輛改裝後擁有的道路模擬裝置,完全可以接著開,隻是他接到了董晨的命令。
因為除了占人數最多的實驗人員不知道外,其他的開車安保人員和雷霆隊都聽見了董晨的聲音:各單位注意,我們等的客人……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