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科研目的造出來的機器人和要當商品的機器人自然不一樣,不僅成本要求不一樣,而且製造方法也不一樣。
出於科研目的造出來的機器人自然是什麼都不用考慮,花多少錢,和它是怎麼造出來的都不是很在意,在意的隻是它的技術突破和技術驗證。
但是要想當成商品賣,那考慮的事情就多了。
首先就是成本問題,太貴了肯定是賣不出去多少的,甚至連之前的投入可能都賺不回來。
所以首先要控製成本,這裏就要“偷工減料”了,雖然比喻的不是很恰當,但是基本就是這個環節。
然後就是製造方法,商業化的生產可不能像實驗室裏一樣,不管是D打印還是拿錘子敲,隻要最後機器人出來就行。
商業化的生產就必須要快、要統一化、要模塊化,並且不能過去複雜化,這樣不僅有利於控製成本,還有利於機器人的普及。
再就是機器人的顏值了,在實驗室的時候可不關心這個,隻要做出來能用就行,外表完全沒用。
但是商業化就要考慮用戶的審美了,不好看可是賣不出去的,尤其是對於那些顏值控來,顏值即正義。
“看,這是我們根據調研結果設計出的第二款機器人,沒有矽膠皮膚的精簡版服務機器人,F係列精簡型。怎麼樣?”
金言明從外邊叫過一名新的機器人進來,展示給董晨看。
“我進來的時候就看見了,當時就大概猜到了,這個外形設計還是不錯的,遊戲部那邊做的設計吧?”董晨站起來圍著機器人轉了兩圈問道。
“沒錯,知道你愛好這方麵,不過這點外形設計的事就不麻煩你了,又不是什麼大事。”金言明拍拍機器人道。
“設計的不錯,有些像《機械公敵》中的NS-4,不過比那個設計更前衛,畢竟那個已經是十五年前的設計審美了。”
董晨看著機器人,它的整體和NS-4差不多,不過也不能是抄,畢竟人形機器人也就那幾種外形,而且為了消除人類對機器的恐懼感,所以外形就不能太猙獰。
太猙獰不行,太萌了也不行。
刻意賣萌是可恥的。
而且太萌了,那麼身材比例肯定是要有所調節的。
就像大白,萌是很萌,但是手太長,腿又太短,而且它的身體骨架還是在一個彈性賊好的氣球裏邊,這要不是因為這是一部動畫片,看它怎麼動彈。
NS-4的身形偏細,機體線條柔和,看起來很苗條,這就給人類一種暗示,那就是這貨看起來瘦胳膊瘦腿的,沒什麼好怕的。
不過它的身體材料和顏色看起來很陳舊很粗糙,不是很順眼,而且麵部的設計看起來也很呆滯,攝像頭眼睛加一條縫一樣的嘴,總是看起來不機靈。
新機器人把這些東西都改掉了,使之更適合現在人的審美。
全身的儀器基本都被包裹著,看起來很是簡潔明快,而且外部的保護殼棱角很少,基本以柔和線條為主,材料也都換成了光滑的塑料殼,強度也可以,不至於摔一下就壞掉。
最大的不同點就是麵部的設計,新機器人腦袋的麵部是一整塊黑色的LED顯示屏,機器人的攝像頭就在裏邊偽裝著,讓人沒有明顯得被攝像頭直視的感覺。
而機器人的眼睛和嘴巴,則以虛擬的形象在LED顯示屏上存在,藍色的簡易眼睛和嘴巴的概括圖形讓人感覺心中放心。
虛擬的眼睛和嘴巴變化更加靈活,甚至還能組成電子簡易版的表情包,讓生活更加有趣。
“那麼它的其他功能怎麼樣,比之F型機器人呢?而且它就叫F係列精簡型嗎?這也太隨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