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董晨拿的最高科技獎,他們是相當佩服的,什麼“發展快怨董晨”也就是個調侃,並且還是個褒義詞。
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他們的一生總會讓你感覺像是“日了狗”。
用一些網絡用語,就是讓你覺得他們就是從未來穿越過來的。
就比如一生開掛的達芬奇,在文學、物理學、光學、醫學、建築學、軍事與機械工程學、地理學等十幾個領域都有著突出貢獻。
相比之下,畫畫啥的似乎就是副業了……
等等,這是怎麼聽的這麼熟悉?
董晨這子原來不也是學畫畫的嘛?
相對於他現在的成就來,畫畫真成了一個業餘愛好了。
據他們所知,董晨現在也就偶爾會畫一些插畫來調解心情,但是就這些插畫,董晨用號上傳到幾個插畫站上之後,依然是被人稱為大神的存在。
估計那些董晨插畫站上的粉絲們也不會知道,他們粉的是個什麼人。
不過要隻是論“攪和”過的領域覆蓋麵來,董晨還是不如達芬奇呢。
董晨發展的大致曆程他們還是知道的,畢竟他們很早就和董晨認識了。
他最開始從“玩具圈”,到範圍的“科技圈”,然後再到弧光集團發展壯大之後的“人生偶像”,緊接著這次的最高科技獎加成,然後迅速上升到全民認知的知名度。
可以他以前隻是紅的發紫,現在是直接紅的發黑了。
一夜之間火大發了,就是火的有點……太大了。
高澤轉著手中的酒杯看著董晨道,“董,我怎麼感覺你這次的最高科技獎是被上頭給坑了?不知道你沒有沒這種錯覺。”
“有啊,怎麼沒有,”到這個董晨就來氣,看著其他人的目光也都看過來了,他接著道,“本來我以為隻是例行宣傳,但是回來讓一號給我搜集了一下情報就感覺不對了,這次的宣傳有點太大了。根據一號得來的對比數據,相對於以往來,比去年的宣傳力度大了十倍不隻。”
“不是宣傳力度加大是正常的嗎?國力漸漸強了,國家也有意要轉變一下民眾對科技創新的關注度,所以就加大了宣傳力度。”旁邊陳自行疑惑地問道。
“有這一方麵的原因,但是還有後手,”董晨有些無奈,用手在空氣中劃拉了兩下道,“看數據吧,一號整理的數據對比圖,現在國外比國內還熱鬧,要不是華國在後邊使了手段,國外怎麼會這麼吹捧一個華國科學家和企業家呢。”
接到董晨的數據,戴著智能眼鏡的直接看,沒戴眼鏡的人拿出眼鏡戴上也看了起來。
要想看清楚一件事,看數據對比是最直觀的了,有一號強大的信息收集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這情況就一目了然了。
事實上是,國外的宣傳力度比國內的宣傳力度不是大的一點半點。
並且宣傳的尺度比國內誇張多了。
也間接證明了華國這麼多年的韜光養晦也不是白養的,該幹的事情可是一樣沒少幹。
國內由於傳統和政策的影響,宣傳的時候多少還是收斂和含蓄一點的。
國外就不同了,國外已經完全拿董晨和曆史上的時代引領者們相提並論了,並且把董晨的成就細細列舉出來之後,外國人還挺信這個,感覺新聞道沒錯,世界好像又要進入一個科技大爆發的節點了。
雖然有些人不太喜歡華國人,但是也不得不佩服董晨的成就和對世界發展做出的貢獻。
“也就是,你現在大概是不好出門了?尤其是出國?”項武看完之後驚訝的對董晨道。
不用董晨話,高澤就回答了他,“那肯定的,多少人都盯著呢,尤其是在很多人都信了那個和曆史人物的對比之後,董晨可是成了能改變世界曆史進程的人,雖有了巨大的聲譽,但是危險卻更加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