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是怎麼比較的呢?
首先眼睛看到的比較是最直觀的,在沒有視覺欺騙的情況下,兩個有明顯大分別的物體擺在一起馬上就能分出大來。
而看直播的可不缺少大佬和有閑工夫的人,馬上就把宮空間站組成艙的尺寸數據找了出來,然後一算之下差距太大。
改名“向”的宮二號采用的是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全長104米,最大直徑5米,太陽翼展寬約184米。
而“和”核心艙全長約181米,最大直徑約4米。核心艙模塊分為節點艙、生活控製艙和資源艙。
它們兩個是連成一線的,長度就是85米,連0米都不到。
這麼點的一個地方職能可不少,主要任務包括為航員提供居住環境,支持航員的長期在軌駐留,支持飛船和擴展模塊對接停靠並開展少量的空間應用實驗,是空間站的管理和控製中心。
可想而知,它是多麼的擁擠。
而“問”和“夢”試驗艙全長均約144米,最大直徑均約4米,這兩個試驗艙成一條直線連接在核心艙的節點艙上,加起來的長度也才米。
但是“雕”級空運輸機呢,它的長度為75米,翼展達到了8米,光它的貨倉就長達51米,這怎麼比。
而且“雕”級空飛機的機身和寬大的機翼連接在一起,看起來相當的敦實,遠不是像圓柱體搭積木一樣搭起來的宮空間站可比的,哪怕是空間站展開的太陽能電池板也不能讓它看起來強壯一點。
就連國際空間站的長度也才109米,寬度也才51米,這架空運輸機能不大嗎?
就連一架空飛機都這麼大了,那麼弧光航未來的空間站一定會很大,最起碼要比空運輸機大幾倍吧。
想想就興奮!
“太大了,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弧光航未來的空間站肯定不,怎麼不得來個千米級別的嗎?看我期待的眼神(`?ω?′)。”
“拋媚眼也沒用,那就不叫空間站了,應該叫空間港才對。”
“不對,我覺得直接叫空港就好了。”
“什麼啊,要叫星港才合適。”
“隻有我覺得應該叫空間基地嗎?”
“如果是那個級別了,而且按照弧光集團的一貫設計風格,我怎麼覺得可能會變成一艘巨大的太空飛船呢。”
“諸君……拔劍吧,為了名稱的榮譽!”
在觀眾的吵鬧中,甚至快要打起來的氣氛中,對比視角突然開始靠近,馬上就追上了那個最開始就在靠近空間站的圓球,這可比原來要拍照的速度快多了。
在追上了那個圓球之後,它的直播視角就去掉了,又變回了空運輸機上的拍攝視角。
在空運輸機的視角中,它們身上有微的噴口在噴氣,在不斷調節位置和速度,慢慢接近了宮空間站的對接口。
“宮,宮,這裏是金童,已到達預定位置,請求登陸。”
“宮,宮,這裏是玉女,已到達預定位置,請求登陸。”
“這裏是宮,信息匹配,允許登陸。”
“明白。”
得到了允許,“金童”球就開啟了變形模式,在眾目睽睽之下伸出來四隻靈活的機械手,然後就靈巧的打開了宮空間站的艙門。
艙門打開之後,它們發動著自身的微型噴射引擎就平穩的飛進了空間站中,然後在空間站中一頓秀操作,在空間站的艙室內飛來飛去,一會按按鈕,一會激光掃描,把該檢查的項目都迅速的檢查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