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我知道,因為統計的時候我沒看見你的名字,”車間主任道,“不過這叫做是金子就會發光的,你雖然沒有提交申請,但是上邊直接點了你的將。”
“誰讓你是我們車間最好的焊工呢。”
事情就是這樣,他自己也有些懵比。
也就是,在完成了維修車間外殼的零件製造任務之後,他就要在去太空親手組裝它們了。
這不得不,有點奇妙啊。
在他們焊工班的人知道了之後倒是沒有意外,因為他的技術有目共睹,他們都為他祝賀。
雖然現在加班了,讓原先就很高的工資又高了,但是還是沒有太空作業的工資高。
並且這種事不是工資高不高的問題,工資高一點是不錯,關鍵是這種事……能吹一輩子好不好。
所以除了祝賀之外,羨慕的成分也是非常高的。
不過由於是自己這個焊工班的班長,所以在其他人麵前的走路都是挺胸抬頭的。
我們班出了一個太空人,你敢信?
由於是初步的建設階段,所以上去的人數並不多,隻有十五人,然後是五十台不同型號和造型的太空工業建設機器人。
之所以要派人上去,就是為了查漏補缺和一些其他的建設任務,雖然各種不方便,但是人類的因素還是有些不可代替了。
尤其是董晨不想讓其他的國家知道,他的機器人技術已經無敵了,那就沒什麼玩頭了。
必須要讓其他國家看到差距又看到希望,這樣他們才會乖乖的追上來。
而且第一批會先運上去兩個大的艙室,作為工作人員的休息場所。
這個艙室是類似於現有的空間站艙室,隻是比那個更堅固更先進罷了,而且內部空間也大,直徑達到了六米,內部算是相當的寬敞。
到時候會和基礎版的宮空間站對接,畢竟當初都了要和國家合作了,這一點還是要做到的。
作為休息和補給場所,兩個五十米長的艙體可以提供提十五人足夠的休息和生活空間,而且連上宮空間站之後,宮空間站就會在長度上超過國際空間站。
而機器人的充能點就在艙外,直接掛靠上去就可以充電和補充噴射引擎的燃料。
等這十五名地球首批太空工人選出來之後就被緊急的送去了弧光航基地接受集訓,在太空工作和地麵工作可不一樣,而且新型的太空服也要進行適應。
不求他們和宇航員一樣多麵手,但是最起碼要能順暢的工作,並且能適應太空中的生活,畢竟他們要在太空中待兩個月,然後才會有下一波人來替換他們。
甚至到了後期他們都要待在空間站上,要在太空中待更長的時間。
他們是首批太空工人可一點沒錯,他們不是航員,不是上太空去進行太空科學實驗的,而就是單純的上去幹活的。
弧光集團內部的首批太空工人雖然已經篩選結束,但是對於招收新的精英工人的工作還沒有結束,現在還真不怕招人招的多,因為有的是工作讓他們幹。
並且招收工人越多,對社會的影響力也就越大。
再加上現在關於新的空間站建造計劃的不斷更新,還有新增的太空工人的話題,弧光集團現在可是持續在輿論中心中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