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放出信號讓消費者等待,“不要放棄,我們馬上就好了,你看看我們的前景,多好,千萬不要轉移視線呦。”
最後,有的等待結果是值得的,但是有的等待那……去他喵的吧。
而弧光集團果然沒讓人失望,在送上去的艙室和基礎版宮空間站對接之後,艙內的兩個輔助機器人就把艙內的各種設施檢查了一遍,檢查結果是全部通過,隨時可以入駐宇航員。
不過最先進入這兩個生活艙室的人卻不是弧光集團的那些太空工人,而是三名國家航局的宇航員。
在弧光航協助完成了基礎版的宮空間站之後,華國航局就把預先選好的宇航員發送了上去。
畢竟很多太空實驗還等著進行呢,時間可不等人。
在被國際空間站拒絕進入之後,華國在這方麵可是落後了很多年,不抓緊時間追趕可不行。
弧光航的這兩節空間站艙室就位之後,這三位宇航員就來串門了,而這也是寫在了協議之內的。
由於是專門給太空工人們用來生活的生活艙室,所以基本沒有什麼實驗設備,而且加上艙室本來就寬大,弧光集團的科技實力又強,所以裏邊的布置比起現有的空間站那簡直就是為所欲為。
艙室內的床位達到了0張,除了弧光集團的15人,剩下的5張就是給華國留的,別現在三位宇航員,就算是再加兩位那也沒問題。
生活艙內部幹淨整潔,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設備,有的隻是如科幻片中的簡潔設計。
膠囊公寓一樣的睡眠櫃,鑽進去之後裏邊的“被褥”會自動收緊到合適的力度,不用再自己綁自己了,並且也算有一個的私人空間。
公共空間的餐桌、視頻設備和娛樂設備,還有食品櫃和飲料櫃、健身器材、衛生設備等等設備一樣不少,而且考慮到了設計感,看起來是賞心悅目。
最主要的是,孤光航的這兩節生活艙的窗戶是真特麼的大,看窗外的景色是真漂亮,尤其是美麗的地球。
弧光集團的老規矩,直播是必須的,尤其是宇航員串門這一段,展現國家與私企的合作是多麼的和諧。
上頭對這一點是表示讚賞的,就是……這三位宇航員的笑容是不是太燦爛的一點?
他們哪知道,在這兩個生活艙待了一會的宇航員們臉上笑的開心,內心更是幸福的快要爆炸了。
這才是人該待的地方啊!
宇航員之所以能在那麼糟糕的環境中工作生活,不是因為他們喜歡那樣的環境,是因為他們有使命,有責任,因為他們能忍耐。
並且還是因為技術有限,隻能提供那樣的生活空間。
但是人都是想要住的舒坦一點,宇航員也不例外,現在有了這樣的生活環境,心裏邊能不爆炸嗎?
所以宇航員口中“感謝國家宇航局、感謝弧光航探索公司”的話可不是假的,那是實打實的感謝。
他們這邊歡樂了,國際空間站那邊可就不怎麼高興了。
在國際空間站的網絡升級過後,那裏也可以流暢的上網了,所以每次弧光航有直播,或者其他國家的發射任務有直播的時候他們都會觀看。
華國的宮空間站的內部結構他們是知道的,雖然有後發的科技優勢,但是也好不到哪去,所以他們心裏還是平衡的。
弧光航的進階版設計圖他們也看過,但那也僅僅是設計圖,直到他們今看了弧光航的空間站艙段……
這日子沒法過了!!
PS:有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