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先生,兩邊的時間流速相差六十倍,“探索者A”在對麵工作了二十四時,而我們這裏才過了二十四分鍾。”
“六十倍?!”董晨更加驚訝了,這不是和他的那些遊戲世界的時間流速一樣嗎?
“趕緊把資料給我,我看看。”
“好的,先生。”
隨著一號的回答,董晨的智能眼鏡視野裏就出現了大量的數據、圖片和視頻選項。
他隨便點開一個視頻,就看到了一個恒星係的模擬圖,一邊看一邊問一號道,“這就是那邊看到的情況?”
“是的,先生,蟲洞在對麵也是開在了一個恒星係內。”一號答道。
董晨聽著一號的回答僅僅是點點頭,沒有什麼,而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這些信息上。
這是一個和太陽係相似的單恒星係統,也是一顆恒星加一些圍繞著它的行星,不過不同的是這個新的恒星係的恒星已經開始由青壯年步入中老年,它已經進入了紅巨星階段。
隻是它的大卻有些,哪怕是已經開始進入紅巨星階段,它的大也就比處於主序星階段的太陽大一點,而根據數據計算,它的質量隻有太陽質量的065倍。
雖然,但那也是紅巨星。
離紅巨星最近的那顆行星已經遭到了毒手,它被它的母恒星加熱到了一個極高的溫度,公轉速度也越來越快,離母恒星的距離也越來越近,每都有自身的物質被母恒星所吞噬。
而第二顆、第三顆行星的溫度也非常高,但是相對於第一顆隨時會被紅巨星的引力撕碎的行星來好多了。
讓董晨驚喜的是這個星係的動物宜居帶,這個新星係的動物宜居帶中有兩顆星球,是第四顆和第五顆,它們都是岩質行星,並且都有濃厚大氣。
過了該星係的動物宜居帶還有第六顆、第七顆行星,不過它們的溫度是一個比一個冷。
由於時間有限,所以探測到的資料不是很詳細,但是大體的運行係統已經基本確定了,而且“探索者A”就在這個恒星係內,並且裝有複合型號的文望遠鏡,董晨可以看到這七顆行星的清晰影像。
由於這顆恒星的質量較,所以相對的引力也較,這導致這個星係的行星的大普遍比太陽係的行星要。
第一顆就不了,都被烤化了,上邊全是岩漿。
第二顆行星有些類似太陽係中的水星,溫度很到,有稀薄的大氣層。
第三顆則是類似火星,隻是顏色沒有火星那麼紅,溫度也比火星高很多,大氣也比火星濃厚。
由於第四顆和第五顆都在該恒星係的動物宜居帶上,並且都是類地行星,還有濃密的大氣,所以也是被“探索者A”偵查的時間最長的,因為根據它的數據判斷,這麼做是對的。
而董晨的關注度也是在這兩顆星球上,他覺得有必要誇一誇“探索者A”了,做出的判斷真是對極了。
因為他在第四顆行星上看見地球上才有的顏色,藍色和綠色。
現在圍觀地球的他知道,那是代表著生命的顏色,並且是和地球非常相似的環境,不是那種奇奇怪怪的紅色植物星球、黑色植物星球等等。
這絕對是一顆超級類地行星沒錯了,是“第二地球”可能都沒錯。
而且這還不是那種假象圖,是真正的實際圖像。
而第五顆行星也很漂亮,它是一顆藍色的星球,並且按照那裏的溫度來看,那應該是一顆被海水淹沒的星球。
PS:讓一個學美術出身的文科生虛構一個可能存在恒星係統,哪怕查了很多資料依然是漏洞百出,還要為以後的情節做設定和鋪墊,那感覺真是……要死了!!!腦闊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