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閑的時間總是過得非常快,董晨沒有糾結米國方麵的新計劃,因為現在地球上想要發展太空事業的國家和公司太多了,連華國這邊也有了新計劃。
華國倒是沒急著去火星,依然是要執行有關月球的事情,不過就不是單純的登陸月球了,而是向弧光集團看齊,搞月球基地。
不過他們目前沒有發展有人常駐型月球基地的計劃,而是關於月球型自動采礦基地的計劃,據是有關核聚變的事情有了新的進展,海洋中提煉的氘氚經過實驗不是很理想,而且輻射量太高了,所以他們就想試一試氦-。
董晨沒有仔細了解這方麵的消息,不過想來也是跟自己提供的一部分新技術有關,而華國大概也是想在太空上首先使用核聚變反應堆,並且華國方麵的離子發動機也一直是非常先進的,這幾年的發展更是迅速。
這兩項技術對於太空任務是非常有幫助的,並且不止是在太空中有用武之地。
董晨沒有阻止這些計劃,他覺得他的存在並不在曆史進程之中,而人類最終想要的都要通過自我奮鬥,而他隻是一個“異類”,如果介入的太多的話,還真不知道是好是壞。
曆史進程和自我奮鬥要協調了才行,並不是科技越先進就越好,也要看當時的時代能不能承受,那種“快半步是才,快一步是瘋子”的言論雖然有些絕對化,但也並不是沒道理的。
現在解散弧光集團已經是不可能了,按照董晨的理解,它已經是加入了地球的曆史進程了,並且是參與的相當深入。
不過像什麼核聚變反應裝置、普通的離子引擎、大型空間站、人工智能什麼都是現在地球上正在研究是技術,距離成功也隻是時間問題,弧光集團的存在隻是給他們稍稍的加了一些速而已。
這些東西能讓地球人更好的探索和開發太陽係,但是想要飛出太陽係,探索和開發其他的恒星係,那就困難了,所以從較大的尺度來看,這些東西依然屬於幹擾不大的東西。
而董晨剛剛掌握的那些科技,雖然理論上隻是地球又發展了近一千年的科技,但是那也一下子把人類的活動範圍擴大到了無數倍,都可以滿宇宙的亂跑了,那就真是沒法收場了。
所以董晨暫時是不打算把這些科技放出來了,弧光集團有的那些科技已經足夠地球人在太陽係折騰一段時間了,甚至是他們想要派一艘星際遠征船,然後花上幾十年去最近的恒星係看看都行。
不過雖然有休眠技術,但是讓一群人像米國隊長一樣沉睡個幾十上百年再回到“未來世界”,那可不是人人都有電影中英雄的心理素質的。
所以想要減少他對地球的影響,董晨就打算“出去”旅遊去了,有那時間可不能虛度光陰,怎麼也要出村走走,見一下外邊的世界。
而去蟲洞那麵的世界就是一次演習,演習一下出村之路,看看想要走出地球村,進行真正的宇宙之旅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
順便可以的話,那就是搞清楚弧光星係的人是不是地球人的大表哥,如果是的話,那就順便也搞清楚弧光人和地球人又是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