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人類思維的短時間超頻是可以自由實現的。
可能的途徑就包括藥物、基因變異以及後的機械電子化改造等等,而這些途徑在很多的影視作品中都出現過,並且介紹的篇幅還不少。
經常看電影的人一定會有這樣的觀影經曆,那就是哪怕不是科幻電影,就是一般的動作電影中都有不少“子彈時間”或“時間變慢”的超頻鏡頭。
當屏幕中人物在集中精力準備做出某個動作,比如棒球手準備擊球時,這時他會感覺包括飛來的球在內的整個世界似乎都“變慢”了,而這一切都會在其一擊成功之後恢複正常。
當然,電影中更多的是運用攝影機和特效來直接展示這一過程。
但是根據很多或較真或閑的蛋疼或別有用心的科學家們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這種“時間變慢”的現象在實際生活中確實存在,而且經常會出現。
這種現象多出現於那些需要集中精力才能完成的高速球類運動,也就是那些運動員們要相對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根據該實驗的結果顯示,我們的大腦確實有在這種情況下主觀感知“時間變慢”的情況。
而這一現象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當人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於準備做出某個動作時,大腦便會無意識的提高自身的運算速度並加快動作指令信息的傳導來縮短整個肌體的反應時間。
棒球運動員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時會更容易把握住來球的路線,而乒乓球運動員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時也會更容易把握住來球的路線,進而迅速的給出反擊方法,於是這就造就了華國的乒乓球國家隊。
然後,呃……就被針對了,在被限製了種種能力之後,華國的乒乓球國家隊依然活躍於世界大賽的第一、第二和……那個第三名。
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來看,那些運動員們就算是一些能力者了。
在一些時候,他們的大腦就可以主動“超頻”,並且配上平時練了不知道多少遍的動作來加快人體反應時間,出現非常弱版的“子彈時間”。
董晨的這個就有點奇怪了,可以是完全版的超級能力,這種突如其來變化是基因變異那也沒什麼問題。
但是它偏偏又和遊戲世界掛上了關係,這關係就複雜了。
這也是一號好奇的地方。
不過董晨的這個東西涉及到的神秘事件太多了,而雖然他們現在掌握了很多非常先進的科技,但是科技跨度太大,並且斷層嚴重,導致一號根本就不能對董晨身體中的變化做到明確的研究。
在稍微研究了一下這個能力之後,董晨就又躺進了維生艙中,現在對他有誘惑力的東西太多了,他可以做的選擇也很多,多這一個技能完全不是事。
飛船中,駕駛位上放大版的董晨再次睜開眼睛,然後就看到了一幕震撼的畫麵。
那是一個巨大的星球,也就是董晨的替身機器人的目的地弧光星。
雖然它的大比地球要,但是相對於人類來,那依然是巨大無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