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先前新聞聯播中的一樣,這個時代的地球已經開始正式的步入太空時代了,而在這個時代的國家領導人,怎麼能不去真正的太空中看看這個這個正在急速變化的世界呢。
新的時代,就必須有新的眼光,時代是不斷向前進的,懷念過去沒錯,但是如果一直活在過去,那就永遠看不見前方了。
並且每個時代都有屬於每個時代發展脈搏,跟不上這個時代的脈搏,那就等著被淘汰吧。
這次既然是視察太空產業的目的,那就讓大量的航局的人去了,這樣正好就把很關鍵的一環給補上了。
來奇怪,全世界太空事業的發展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那些高層管理人員、計劃製定人員、操縱指揮人員、太空研究專家等等,所有管事的人,統統沒有去過太空。
而那些真正在太空中的宇航員們,反而是最沒有權限的人了,他們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要向地球指揮中心彙報,然後根據地麵指揮人員一步一步的命令來進行在太空的一項一項行動。
不是這樣的行為其實是不對,雖然他們在做事之前是有很多計算和計劃的,並且他們會通過視頻和宇航員的詳細彙報來判斷,不過那到底沒是有親自去過太空,得到的情況肯定是有差別的。
就像一個軍隊要打仗,戰術製定人員連戰場都沒去過,那裏的地形也沒實地考察過,雖然有無人機拍的視頻,也有前線人員的彙報,但是一些細節還是要自己親自去體會才能懂得。
但是太空這個事情吧,想去現場真是太不容易了,不僅前期的訓練要很長時間,去一次現場的資源花費那也是相當的巨大的,當然要選擇任務的最適合人選了,不可能隨便讓一個人就去。
而且他們想去還不一定能去呢,以當時的技術條件來,隻能讓那些身體強壯、年齡合適並且心理素質過硬宇航員去。
現在好了,他們中的代表親自去了太空,感受了以前宇航員們感受到的事情,隻是這次太空飛行之旅太舒服了,完全沒有之前的航員們彙報的那種極度不適感,對於他們的某些行動來,還真是用處不大。
不過在其他的方麵都是大有收獲,對華國航局和航事業的發展很有借鑒意義和啟發意義。
他們被啟發了,其他的人也被啟發了,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是普通人還是有權勢得人,都被啟發了。
在新聞聯播出來的時候,很多人就行動了起來,而在華國的代表團在弧光航基地乘坐空飛機升空後,新國際空間站的幾個合作國就開始製定相應的計劃了。
而其他的一些有航實力的國家也開始聯係華國、毛熊、新國際空間站合作國和弧光集團,想要展開相應的合作。
不過這幾個不同團體的做法卻有些不同,畢竟新國際空間站計劃的合作國有底氣,所以他們的計劃都予以了公開,想以此來提升民族自豪感和國家凝聚力。
所以就有了那些官員們臉綠的畫麵,至於你願意不願意,那就不好意思了,你如果還想要在這個體製裏混下去,那就要服從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