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號展示出來的實際資料,再看看這四顆行星帶中的“龐然大物”的軌道運行情況,董晨想了想道,“這四顆星球附近沒有什麼人類的人造航器吧?”
聽到董晨這麼問,一號在穀神星的旁邊點了一下,然後雙手一拉,穀神星旁邊就出現了一顆人造衛星的全息模型。
在把這顆人造衛星展示給董晨看之後,一號道,“目前隻有米國的這顆“黎明”號行星探測器,不過它已經在018年秋季消耗完所有燃料,已經失去了工作能力。”
“那就好,我剛才觀察了一下它們的軌道運行狀態,”董晨看著那四顆放大的星球道,“我打算在這四顆星球分別建設一片工業區,分成四個發展基地,包括飛船製造廠和材料供應廠,以及星際防線。”
“它們四顆星球在運行的過程中基本上是在四個方位上的,雖然由於運轉速度的原因有時候會重合,但是基本上大部分時間可以保證四個方向都看住。”
“我感覺大過濾器的危險可不僅僅是星係內的“自然”危害,很有可能還會遭遇比較強的外星文明,本星係文明被其他星係文明給滅了,應該也算是過濾成功了。”
“所以這方麵不得不防。”
“好的,先生,這條信息已經記錄,到時候我會把所有的設備分成四份,進行地基建設的準備。”一號在旁邊道。
聞言董晨點點頭,在確定了基地建設的問題之後,他就又想到了基地建成之後用來采集礦藏的采礦船、用於進攻與防禦的軍用艦隻,還有未來跑路可能會用到的殖民艦的問題。
這三種船是整個計劃中的基礎船,也是用到的最多的船,其他類型的船隻以後可以慢慢的生產,但是這三種船肯定是要最先確定方案並生產的。
而且這些東西的配置肯定不會和弧光集團準備的那些東西同一水平,要是一樣的話,那就白準備這第三個保險了。
弧光集團剛宣布的那些計劃看起來很多,但是都沒有涉及到關鍵的星際移民船和星際戰艦,基本上還是以發展實力和探測太陽係為主的,所以這三個計劃並不是重複和衝突的。
董晨這邊自己準備的都是賣船公民世界級別的科技,都是比地球先進的多的技術。
到時候如果來的是亞特蘭蒂斯級別或更高一些的文明,那董晨是一點不擔心的,肯定可以進行反擊,甚至是消滅。
但是如果來的是比賣船公民世界還要高級的文明,那董晨就沒辦法了。
畢竟他已經把最好的都準備出來了,打不過就隻能是算大過濾器狠了。
想到這裏,董晨也不看太陽係全息圖了,而是看向一號問道,“工業機器人和各個廠區的零部件是沒問題了,關於軍用船隻和采礦單位我記得這裏有幾種現成的製造方案是不是,雖然都有些。”
聞言一號道:“是的,先生,您要查看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