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穀神星的探測,董晨一個人可幹不了,雖然穀神星僅僅是顆的矮行星,但是對於董晨來它可是一個直徑接近一千公裏的大家夥。
連六十米的仙女座在它麵前都是一個不點,那就更別身高還不到兩米高的董晨了。
好在董晨有科技的力量,可以把這種體型差從某種意義上消除掉。
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放,在賣船公民世界中製造鑽探設備的時候,董晨幹脆還造了大量的探測衛星,用於協助探測。
這幾十上百顆探測衛星被釋放出去,它們大都有,並且不是一次性的,等董晨離開或者探測完畢之後是會進行回收的,它們會堆在賣船公民的庫房中等著下一次使用,或者直接進行材料回收,再用到其他的設備上。
當這幾十上百顆探測衛星同時圍著穀神星不停的轉圈時,董晨的研究就方便多了。它們基本上保持四百米每秒的速度,大約兩個時多一點就能環繞穀神星轉上一圈,效率非常高。
這些先進的探測衛星中,有負責透視地理結構的,看看哪裏有空洞或岩層裂縫等等,那裏就是重點的掃描區域,還有負責勘探溫度顯示、元素結構、輻射情況、磁場、光照等等一係列數據的,可以讓一號和董晨全方位的了解穀神星。
一段段視頻和大量的數據,不斷地被衛星傳輸到仙女座上,然後由仙女座傳回地球讓一號使用她的本尊計算機對各種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和運算,最後再把整理好的數據傳回到仙女座飛船讓董晨進一步研究。
“還真漂亮!剛開始到行星帶的時候還沒發現,登陸了之後就更沒有什麼美感了,還是這樣整體看有感覺。”
“看這些往外拋射蒸汽的裂縫,它下邊肯定有大量的液體。”
“還有這些地方,全都是冰,穀神星上還真是一點不缺水,怪不得在很多星球改造計劃中免不了被當成一個大水庫。”
董晨抱著胳膊看著一號使用最新的探測數據製作而成的穀神星全息圖,和最開始星圖中的一個簡單圓球不一樣,現在有著充足的數據支持,他麵前的穀神星全息圖做到了實時顯示,時間差不超過一秒鍾。
雖然穀神星距離太陽有些遠,足足有太陽到地球的三倍,不過在陽光的照射下,一些裂縫中還會偶爾有水蒸汽冒出來,甚至是在太陽活動爆發的時候,大量的蒸汽冒出還會形成一個短暫的薄弱大氣層。
當然,地球上對這個已經有很多研究了,不過畢竟離的太遠,所有的數據都要根據探測器傳回的資料計算,很多探測都表明這些水蒸氣應該是屬於彗星的那種情況,是由冰直接受熱升華而成的,不經過液體過程。
但是經過董晨這麼近距離的觀測,分析所有探測衛星傳回來的數據,他覺得這個樣的結論可以推翻了,因為這些水汽明顯存在霧珠狀態,所以這顆星球內存在液態水的事實基本上已經定了。
而後期的探測也證明了他這一點猜測,在衛星找到一個良好的鑽探點之後,早就準備好的鑽探設備馬上就開了過去,甚至董晨自己都開著飛船過去圍觀了。
結果在向下鑽探了不到兩公裏就發現了一處型的地下液體湖,並且在裏邊發現了大量的生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