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這次的會議把前一段時間和這幾的一些事都進行了討論,除了給各個國家挖坑,甚至是想要那個合作者再搞出一些大新聞來吸引注意力之外,身為正副團長的趙剛和劉學理也在得到了上邊的同意之後向其他人透露了一些消息。
比如這幾一直在找的亞特蘭蒂斯水下基地有95%的可能是假的,根本就沒有這個基地,因為那兩台機器人根本就不是亞特蘭蒂斯人的,而是來自以為盟友。
就是之前分享初始島科技資料的那位盟友。
聽到趙剛公布的這個信息,這幾負責水下探索任務的人都有些恍然大悟,怪不得找了這個長時間一點消息的都沒,哪怕是一點痕跡都找不到,他們本來就有些疑惑了,原來真的沒有什麼所謂的還在運轉的水下遺跡。
不過為了確認消息,這個搜索還是要進行的,但是肯定會減少很多資源的使用,然後投入到那些未掌握的項目中。
在華國的這些駐初始島科研人員開會的時候,其他的國家成員也在開會,都是在談論這兩發生的亞特蘭蒂斯文明劫持人質事件,還有這些熟悉了初始島的情況,打算輪換人員的事情。
之前的時候由於米國封鎖了初始島,在談好之前誰也別想登島,所有人對初始島文明遺跡的認識都在那些視頻中。
所以準備人選的時候也是按照那些看到的東西配置的,頂多就是加上一些理論計算可能出現的項目,然後也準備了一些人選。
不過等真正到了初始島,在熟悉了這些事物之後才發現自己的人員配置還是有一定偏差的,為了加快科研進度和100%發揮自己國家的科研優勢,要調整人員配置還真是勢在必行的。
同時對於那的襲擊事件和這幾的水下搜查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隨著時間的進展,他們對可能存在的水下遺跡也起了疑心,但是卻沒有像米國和華國那麼確定,所以他們的討論也比較激烈。
除了島上的科學家在討論,華國這邊的航母上也有會議在進行,討論的正是那些年輕的研究者們對照著視頻找到的答案。
之所以讓那些年輕的研究員們去找,不僅是因為他們記憶力好,還是因為他們人是……真的多,幾乎島上所有的項目都有他們的身影,至少有一個。
隻要能進入那個實驗室,那他們就能找出那個實驗室中的任何不同。
而顯然他們找到了,並且所有的實驗室和遺跡都轉了一遍。
在整理了資料之後他們就把所有的信息發送到了華國艦隊這邊,而艦隊中的軍事專家就開始了技術分析,來定義那些東西可能會被用於軍事,然後華國這邊也能做好防禦準備。
“找到了,排名第一的就是這個,六份遠古病毒的樣本,是經過之前潘多拉科技多次培植的,雖然活性依然很低,但是確實是活的。”
“這個東西有記錄,潘多拉科技之前有過研究,好像是能增強生物體的機能,但是不穩定,而且壽命損耗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