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血霧區內的發現(1 / 2)

弧光集團的動力裝甲有墊高設置,這也是為什麼裝甲的身高都在兩米三左右。

駕駛人員的腳其實都沒有在動力裝甲的足部,而是在動力裝甲的……呃,腳脖子處,那裏會有動作反饋踏板,當駕駛員的腳固定上去之後,駕駛員的大致腳部動作都能傳動到動力裝甲的足部,所以動力裝甲的足部其實是空心的。

一隻金屬大腳掌的空間可不少,這樣的空間可不能浪費了。

開始董晨是打算給這裏加上噴射裝置,然後在背部也加上一些噴射裝置,讓它們來個“力大磚飛”,讓它們都擁有飛行能力,不過後來想想,那樣得做法實在是有點太浪……費了,有點奢侈。

這些動力裝甲可都是要做量產機使用的,一生產就是幾百上千台,如果要是都按照那個要求打造的話,那製造時間會延長很多,使用的能源要求肯定也會很高,那浪費的資源可就大了。

董晨雖然現在不花錢了,資源礦場什麼的自己都有,有些需要買的資源也都找到了替代產品,開采和精煉之後全都是材料,隨便用不限製。

不過董晨現在正是需要資源的時候,他的那點資源能節省點還是沒有必要浪費的,所以馬上就把原先的設計給簡化了。

足部的噴射引擎換成了微型輪胎,也就是為了提高抗衝擊力,把輪胎的強度升高了一點,然後背部的噴射引擎也換掉了,從持續噴射的高性能引擎換成了短暫噴射的普通引擎,也就在突進和輔助跳躍的時候能有點用,但是這些東西對於量產機來已經足夠了。

要不然為了能讓它能持續的飛行,董晨還要一台給它裝一個微型核聚變核心,那耗費的資源更大。

當然,董晨這些為了量產而減配嚴重的動力裝甲,在別人眼中看起來依然是功能齊全的飛起,都是別人夢寐以求的裝備。

眼看著五台動力裝甲靠近了血霧區邊緣,而它們這一路上的秀操作也都被很多人看在了眼裏,包括醫院信息中心的人和杉洛磯市綜合指揮中心的人,尤其是綜合指揮中心這邊,這裏可是包含了眾多米國軍方的人,他們的眼中簡直都在冒光。

“指揮中心,弧光探索隊已經達到血霧區邊緣,再次確認任務命令,是否進入?”站在血霧區域的邊緣,一號機問指揮中心道。

血霧區和其他的地方的分界線很清晰,具有典型的霧的特征。

它的邊界很清晰,雖然不是刀砍斧剁一般齊,但是能明顯得看出分界來,除了“霧區”其他地方都是晴空萬裏,雖然氣溫有些低,不過確確實實是個好氣。

五名隊員現在離的比較近,他們能看見時而分散時而聚攏的霧氣邊緣,就像是被微風吹動一樣,但是它們的分散聚合方向卻又和微風的吹拂方向不一樣,那麼紅霧的這個動作,顯然是“自己”在動,或者是它內部有什麼東西在攪動它。

這就是很詭異的事情,因為動力裝甲的生命探測器上沒有任何的生命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