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艦隊數量都趕上他們米國的航母艦隊數量了,因為能一下子亮出五隻航母艦隊來,那就代表著還有更多的航母艦隊。
至少那些還在執行商業護航任務的艦隻肯定就沒有算在這五隻艦隊中。
這種複雜化的軍事裝備,不是有多少就能拉出多少來作戰的,必須是要有一部分在訓練,有一部分在維修保養,剩下的才是正常的戰略值班,也就是在全世界溜達,看誰不爽的情況下去亮亮相的那種。
而現在弧光集團竟然能拉出這麼多戰艦來亮相,那麼肯定還有藏著的,這個數量綜合下來的話,已經不比米國的航母戰鬥群少多少了。
這還得了。
尤其是,弧光集團是怎麼維持著這麼大的戰艦數量的,就算它隻供養了航母戰鬥群,沒有什麼多餘的其他戰艦,上邊的乘員數量也少,但是這花的錢肯定也是一個無底洞。
對於軍費開支這件事來,沒有什麼人比他們米軍最清楚了。
“弧光集團能保證這麼大的軍隊數量,他們就真的有這麼大的利潤?”
“弧光集團作為一個私人公司,要這麼多的武裝力量做什麼?”
“他們是要防備什麼?還是要攻擊什麼?還是有什麼其他的計劃?”
這些事情都是這些米國的觀察員想要知道的,不僅他們想知道,在外圍海域圍觀的他國海軍都想知道。
因為這些東西都給了他們很大的壓力,不這些武器裝備的超級先進性,就是麵對五隻常規的航母戰鬥群,那他們的壓力也不。
不他們,就連米國也是一樣,五隻常規的航母戰鬥群就夠他們損失慘重了,就更別弧光集團的五隻深海航母戰鬥群了,這樣的一隻深海航母艦隊可是無傷的幹掉了他們一個航母戰鬥群的。
雖那次是偷襲,並且之後米國近進行了很多針對性的防禦與新技術開發,但是他們依然不能保證自己能接下多少攻擊,而又能給弧光集團的深海艦隊造成多少影響。
不過沒關係,因為他們馬上就會知道有沒有用了。
董晨要給米國施壓,肯定不會隻舉辦什麼軍事演習,那種壓力根本就沒有什麼卵用,要想讓對方感受壓力,必須要讓對方真切的知道差距才行。
所以除了這些用來“觀賞”的場麵之外,董晨還準比了其他的節目。
比如在遼闊的太平洋中來個偶遇,並且上去就搭訕。
一艘在太平洋中遊弋的米國戰略核潛艇就被弧光集團的深海戰艦偶遇……額,好吧,就是主動找上門來了。
這是非常尷尬的事情,潛艇最大的戰鬥力就是隱蔽,當隱蔽失效的時候,它的戰鬥力就會大打折扣,同時,自身的危險程度也會急劇增加。
現在的它的情況就是不斷的被不明信號源的聲呐鎖定,而它卻找不到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