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鐵錘(2 / 2)

看完之後,董晨就更加疑惑了。

因為這有點不合理。

“先生,目前還沒有消息,他們內部也在緊急的排查,一有消息我會馬上通知您的。”一號答道。

“好吧,”董晨也是無奈,然後問道,“那他們的防禦措施呢,一直保持的開啟,沒有什麼意外吧?”

“是的,先生,他們的防禦措施確實和他們的一樣,在行星開始靠近地球的時候就已經開啟了,並且對準了目標。”

著,一號還給董晨展示了一些資料,都是米國開啟的相應防禦措施的資料。

隻不過一號回答完了董晨的問題之後又道,“不過,先生,他們想要消除這第二顆行星的威脅,恐怕沒那麼容易。”

“為什麼?”

董晨疑惑道。

“您忘了嗎?他們捕捉的第二顆行星的名字叫做“鐵錘”,作為弧光航找到的第一顆巨型近地行星,還是您給取得名字。”

一號著就給董晨展示了一張圖片道。

鐵錘?

聽到一號起這個名字,還有展示的那一張圖片,董晨就馬上想起來了。

“好吧,怪不得!”

“就衝著個名字,米國這次估計就要挨一頓爆捶了。”

行星“鐵錘”,還真是弧光航建立之後才發現的。

從地球上的科學家們發現第一顆近地行星開始,近地行星的數量就在不斷的被刷新著,因為科學技術的不斷升級,讓科學家們能更有效的發現並追蹤它們。

當然,這裏邊自然少不了財政撥款,沒錢就很難有效的保持有效的跟蹤精度和持續發現數量,因為這期間要動用的資源也是非常多了。

不過為了人類自己的安危,有航實力的各國都有相關的近地行星發現與追蹤機構。

每的工作就是發現新的近地行星,並計算它對地球的威脅程度,然後追蹤它,最後向同行們傳遞同步信息,互通有無,以保證花最少錢,辦最多的事。

畢竟行星撞地球的事情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事情,它造成的後果絕對是全球性的,所以這需要各個國家的合作。

在弧光航建立之後,隨後就加入了這個近地行星防禦體係,而且由於本身技術的先進性,先後發現了眾多新的近地行星,並準確的提供了跟蹤數據。

這柄“鐵錘”就是其中之一。

剛發現這顆新的近地行星時,計算軌道發現它也是在一個環太陽軌道上運轉,並且差不多五年和地球測肩而過一次。

它的形狀類似一個加粗的Q版字母“”,最寬的地方達到了5公裏,而最長的地方差不多也有4公裏,雖然沒有目前發現的最大的近地行星“圖塔蒂斯”大,但是也進入了巨型行星的第一梯隊。

不過後來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它的金屬含量很高,是一顆典型的金屬質行星,再加上這個形狀,董晨看著之後直接,“這不就是一柄鐵錘嗎?”

於是這顆被弧光航發現的巨型近地行星就被稱為“鐵錘”。

本著“先發現先命名”的原則,國際社會也同意了這個名字。

還別,看過它的形狀,然後知道它的組成成分的人,都覺得這個名字還挺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