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特雲是一個假設包圍著太陽係的球體雲團,布滿著不少不活躍的彗星,也是很多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彗星的老家。
文學家普遍認為奧爾特雲是50億年前形成太陽及其行星的星雲之殘餘物質,並包圍著太陽係。
它距離太陽約50000~100000個文單位,最大半徑差不多為1光年左右。
也就是,半徑達到了太陽與最近的恒星比鄰星距離的四分之一左右。
這麼算的話,太陽係大約就是一個直徑兩光年的球形,可以想象,太陽係的巨大。
除了奧爾特雲以外,有的科學家也把太陽的引力作用範圍作為太陽係的最終邊界。
我們知道太陽與最近的恒星比鄰星之間的距離是4.光年,那麼太陽作用的引力範圍將至少有這一半。
這樣算的話,那麼太陽係的半徑就能達到兩光年,這讓太陽係更加巨大。
那麼“旅行者一號”要想飛出太陽係的話,估計還得需要數萬年時間。
當然,董晨是沒空管文界的這些爭論,他最講求實際,因為他使用的探測設備的最大警戒範圍就是一光年,四個方向各一光年,那麼基本上算是把太陽係給牢牢的看住了。
但是從另一方麵,這光點已經達到太陽係外了?
它到底是什麼?
“……有兩種可能,非自然可能和自然可能,先生。”
已經吃完飯,回到實驗室的一號向董晨詳細的介紹了情況。
“第一種可能就是智慧生物建造的宇宙飛行設備,比如宇宙飛船。”
“從這一個光點看來,它們應該隻來了一艘飛船,不過按照比例計算,這艘飛船應該不,可能開過來是一艘星際母艦,火力應該不容覷。”
“在不明白它們的來意的情況下,我們最好能做好防禦準備,這樣才能使我們不至於第一時間失去主動。”
“嗯,防禦準備確實要做了,”董晨反複的看著那三張對比圖道,“現在有比較具體的數據了嗎?比如它的行進速度是多少?”
“現在還不清楚,先生,現在隻知道它在靠近太陽係,具體的速度還需要收集更多的數據進行有效計算,目前隻知道它沒有達到或超過光速。”一號嚴肅的道。
“沒有達到光速……”董晨沉吟著敲敲桌子,皺著眉頭道,“那這艘飛船或許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而這個反射光點僅僅是它們展開了光帆而已。”
“可能它有兩套能源係統,一個來自於飛船內部,而一個則來自於外部能源的汲取,加上速度並沒有突破光速,要是這樣看來的話,這個家夥可能是個弱雞。”
“是的,先生,”一號道,“這個假設也在我的方案中。”
“這個是非自然可能,那自然可能呢?”董晨又問道。
“另一種可能,這顆亮點或許是一顆紅矮星,或者褐矮星。”
“一顆……出現在太陽係邊緣的大型體?還可能是恒星。”董晨急忙問道,“怎麼講?”
“是這樣的,先生,這個可能性來自人類的一種假,”一號解釋道,“那就是太陽並不是孤獨的,而是還有另一顆伴星存在,而我們現在看到的,可能就是它。”
“你是……涅墨西斯星,複仇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