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盲叟(2 / 2)

揚州,古稱廣陵或江都,乃是神華九州九州之一。位置居於長江下遊近東海處,乃是九州最為繁華富庶之地。

自古揚州就有“煙花三月下揚州”和“月中歌唱滿揚州”的讚譽。是神華九州的經濟文化中心,是人口最為眾多,物資最為富庶、繁華的地區之一。而“尋仙四友”中最為擅長窺測天意,摸骨稱相,江湖人稱“鐵嘴神算”的宋半仙宋應星便蟄居於此。

隻是如今的宋半仙已然是年過花甲的老人,被人成為“尋仙四友”的風光事跡已成了三十年前的風雲往事了。三十年的光陰打磨,江湖上的風風雨雨,大半生的尋覓追求,已然經磨去了宋半仙的大半生光陰、青春熱血和激情。

如今的宋應星隻是一個江南老叟,一個遲暮老人,一個戇直孩子的父親和一個即將出世的孫兒的爺爺。大半輩子的執著追求也比不上這天倫之樂啊!所有的“道”也比不上。師傅,徒兒今生隻怕是注定要讓您失望了!

小院是宋半仙三十年置辦的,典型的江南小院。青瓦灰牆,芭蕉瘦竹,水井飛簷。婉約而寧靜。

小院著落在了運河邊,一彎修竹靠著牆兒垂釣似的懸了出去,惹得黃鶯兒好奇的觀望,在上麵啾啾地叫著。三月的春光照的宋瞎子臉上暖暖的,連不遠處牆根裏的草芽兒也跟著咋咋呼呼起來,隨著清風飄來一陣陣青草香。牆外的河邊站滿了人,撲蝶的,采花的,小孩子們追逐著玩耍的,笑笑跳跳,熱熱鬧鬧的,引得宋瞎子心裏也歡快了不少。

笑聲順著風聲,帶著花瓣飄進了小院子裏。宋瞎子歪過頭仔細的傾聽著,嘴角噙著微微的笑意。河舟子們也唱著歌,逗弄的河邊年輕的姑娘和小孩子們。小孩子們不甘示弱,亂哄哄的起哄著。膽大的姑娘們則用世代相傳的漁歌和河上的舟子們對唱著,笑嘻嘻的對答著。間或有對答唱錯的則有笑聲轟然傳開,鋪開滿地春色。

“何必呢?”

三十年前隨了幾個好友拋下了這些家業和妻兒去尋仙問道。幾人同出同生,青梅竹馬,是情同手足的發小、兄弟。同樣的癡迷沉醉於道法傳說,同樣的想要超脫凡俗,求得真解,同樣的拋下了家業妻小去追尋心中的夢,同樣的決然一去不返。

臨了卻宛若仇雌。

當一個際遇放在幾人麵前的時候,當要承擔一份不可能承擔的責任,當要一輩子背負對一個承諾,他們答應了。卻不是因為有擔當,而是因為利益——那一種神奇的能力,那一份神奇能力所能帶來的赤裸裸的利益!

當他們的傳授者,一個來不及分辨人心善惡的苦行者,他們原本應該叫做師傅的人死在他們的麵前的時候,他們雀躍了。他們解脫了!多年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遍涉名山大澤的苦痛孤獨終於得到了償還,他們終於得到自己夢寐以求的神奇能力!他們終於能夠在世間呼風喚雨!!於是他們頭也不回地下了山,一如當初離家那般的決然!甚至連看都不看那個他們應該叫做師傅的人的屍體一眼,隻留下一具幹枯的屍體,一個撕破的行囊和戾嘯著的蒼鷹……

下山後幾人分開了,多年的朋友各奔東西,亦如離家那般決絕。

去做什麼?不是要去實現對師傅的承諾!隻是為提防著背後昔日兄弟的黑手!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

報應不爽,自己因為貪圖黃白,泄露了太多天機,眼睛終於也瞎了,黃道子煉丹被禁在了深宮,陳半閑出了家,而另一個兄弟胡青牛則是了無影蹤。

“說起來都是命啊!”給人算了一輩子命的宋瞎子感慨道。說罷,宋瞎子輕輕唱起了《清平樂》: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都如我這般該多好!不富貴,也清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