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旭日初升 第二十章 菩薩行(1 / 2)

所謂大日塔,說的並不隻是一座佛塔。圍繞大日塔建立的所有寺廟,都屬於大日塔範圍。

蘇亦走在白塔前的青石古道上,雖說這個時節香客不多,但是焚香處仍舊絡繹不絕的人群,他為了進門就已經花光了所有的錢財,自然沒錢再去買香供奉,隻得在這塔前寺內四處轉轉。

蘇亦大概逛逛悠悠地走了一圈兒,除了一些行過的僧人和香客,看見最多的就是佛像了。他們給蘇亦的感覺是:大日塔就是大日塔,就是厲害啊。

但就白塔之外的各個偏殿,園林,石台,甚至角落裏都會多多少少看見一兩尊佛像。其中有的小剛過腰,有的則是有三人之高,而且林林總總形態各異,有的大腹便便,有的長眉低首,有的雙臂通天......。

四周穿著華貴的富貴香客看見一個打扮寒酸的小子鬼鬼祟祟地到處瞎逛,毫不吝嗇地表露出厭惡的同時,不免腹誹那大日塔迎客僧不看好門讓閑雜人混了進來。

蘇亦根本不在乎那些人的目光,自顧自走到那座高大白塔下的第一層,那處香客最多,香煙繚繞不散的地方。

來到這,蘇亦被麵前的場景深深地震撼了。什麼叫底蘊,什麼叫霸氣,單單是從這大門就能看得出來。與其說是佛塔的大門,倒不如說這是城門,不,這扇門可沒有杜城的城門那麼寒酸。朱紅色的木門向內大敞,高有三丈,寬有十人齊肩。想來就是每次開門關門都要四五個人一起才能辦得到吧。

蘇亦邁過高高的門檻兒,第一眼看見的便是那尊高至塔頂的金色大佛。麵對千萬信徒心中的尊聖,蘇亦心中並沒有升起什麼崇高的朝拜欲望,而是被那種不可思議的巨大壓迫的喘不過氣來。

蘇亦上前,自那方有兩人高的三十二瓣兒金色蓮台向上望去,試圖看清佛祖像的麵容,卻被一道咳聲嚇得縮了回去。

“咳,小子不得無禮,正視佛祖可是大大的不敬。小心被寺裏的武僧給打出去。”

說話的是供台前在一方蒲團上跪拜的一位婦人,看著年歲不老,儀態尊榮盡顯貴氣。

蘇亦麵對著善意的提醒報以感激的一笑,然後轉身參觀起這大日塔第一層的擺設來。

那名婦人好生奇怪,她親眼看見這小夥子進來,現在都沒有對佛祖拜上一拜就走了。

蘇亦不拜佛,那是因為他覺得佛祖說話不算數。那一夜自己誠心誠意的祈禱三叔和師父的平安,結果卻從慕容非那裏得知了噩耗。雖然佛祖從未顯靈向蘇亦承諾過什麼,但是蘇亦就是強行認為佛祖耍了他,對於耍了他的人,還拜個鳥啊。

大日塔內部很寬闊,四周的牆壁上刻滿了佛言經典。巨大的紅燭與供奉的煙火燎出的白煙渺渺升起,使得金佛像是沐浴在雲霧當中,安坐。

事實上,大日塔與其他佛寺一樣,並沒有僧眾到處嚴格的把手,有的隻是敲木魚的沙彌與解簽的僧人而已。

不知不覺,蘇亦走到了大佛的背後,詫異地發現原來大佛後麵竟然還有一尊佛像。

隻是這座佛像很奇怪。

蘇亦在大日塔中所見大部分都是石像,還有些許的銅像金像,而這一座,是木製的。

紅黑色的木頭,雕化了一個赤足襤褸的和尚。

蘇亦看著這一尊和常人一般大小的木像,總覺得這個木像很奇怪。看了一會兒才忽然發現,原來奇怪之處就在於,這個佛像竟然雕刻的栩栩如生。並不是說其他的佛像不傳神,而是這尊木像是以極為寫實的方式雕刻,就像一位活生生的木頭人坐在你的麵前一樣。

而在這佛像一旁也並沒有像其他佛像那樣有著詳細介紹的石碑。

“這是普濟菩薩像。”似乎看出了蘇亦的茫然,不知從何處走來一位身披袈裟的僧人,對蘇亦指點道。

蘇亦“哦”了一聲,看著這名上前搭話的老僧。一身紅色袈裟下蓋著黃色僧袍,見了這麼多僧人,就他穿的最好,看起來在這裏的地位不低啊。

他欠身疑惑問道:“請問大師,為何此處沒有石碑作介。”

老僧雙手合十,道了一聲佛號,緩緩道:“在此立像本就是犯了忌諱,又哪裏敢立碑宣揚。”

蘇亦沒有聽懂,發呆了一會兒才連忙問道:“還未請教大師法號?”